27、C(奉钱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资助之钱。其二是薪俸。在本文中应该是薪俸之意。)
28、C(“表彰其功绩”错,应为“褒贬善恶”)
29、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30、A(古代太学博士是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不是一种学位。)
31、A(“黜”“陟”的意思说反了。)
32、B(“河汉”指的是“银河”,“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河流称为江,把注入内湖内海的河流成为河”。)
33、C(唯一错误,可以有多个庙号)
34、C(C项错误在于,对“五行”的理解不对。在本文的语境下,“五行”指的是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35、D(“侯”是封号,姓仇名鸾。从后文“乃代鸾狱中草就”可知,文言中人物姓名在前文用姓名全称,后文只出现名,不出现姓。)
36、B(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37、D(“七品十八级”错,应为“九品十八级”。
38、C(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39、D(“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
40、C(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41、A(此处“六艺”指的是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42、C(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43、C(“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44、A(左迁是降职的意思。)
45、C(除在古代一般指授予官职或任命官职,不存在升迁的问题。)
46、D(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47、D(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不一定是受到权臣诋毁。)
48、A(“户部”掌管土地、户籍)
49、B(一些皇帝的年号不止一个,明朝之前的皇帝许多有几个年号,明朝以后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50、B(古代服丧期满除去丧服。)
51、B(廉,是指为官廉正)
52、A(太祖太宗是庙号)
53、B(文中的“迁”是升职。)
54、D(东汉末期朝廷由曹操掌控。)
55、B(徙,此处意为调职。)
56、D(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57、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58、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59、A(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60、A(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
61、D(没有“肱股之臣”)
62、A(股指的就是大腿。)
63、D(二十四史之首为《史记》。)
64、B(A项应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C项“冠礼”为20岁,“笄礼”为15岁。D项应是班固编撰。《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65、B(进士是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
66、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