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端午节有奖问答题目及答案
大小:24.89KB 5页 发布时间: 2023-06-14 17:41:44 4.33k 3.12k

27、端午节的来源与史上的百越族有关,那么百越族的图腾是什么?

A.龙B.狮子C蛇D虎

正确答案A

28、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的意义。

A、喂鱼B、祭祖C、祭祀屈原

正确答案C

29、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B、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D、春节、端午节、七夕节

正确答案A

30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希冀家人团圆的两个节日是?

A、中秋节、七夕节B、中秋节、重阳节

C、中秋节、春节D、中秋节、元宵节

正确答案D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屈原说:是一种最为盛行的说法。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年楚国人。屈原62岁时(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军打败,他感到自己已国破家亡,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情,宁做死鬼,不做亡国奴。毅然决然于同年五月五日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众乡亲前往汨罗江寻找屈原遗体,结果只找到了屈原的衣帽,只好在故乡修建了屈原的衣冠冢。当地百姓做成各种粽子争相投往江中,以让鱼虾饱食后而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如今,吃粽子习俗已逐渐盛传于祖国各地,以此纪念伟大的屈原。

龙节说:传说龙的生日是五月五日。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两文中推证说,端午是龙的节日。他认为,端午节中的两个最主要的节日活动都跟龙有关,一是竞渡用的是龙舟,二是粽子扔到江河中被龙所窃。其次,龙舟竞渡跟古代吴越地区关系甚为密切,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并在自己身上刺花纹,希望龙能保佑自己。

显灵说:此说是纪念战国大将伍子胥的。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所杀,尸体被装入用皮革做成的袋子里,投入钱塘江。从此钱塘江常发怒潮,以五月初五潮水最为凶猛,直冲越国境内,人们传说这是伍子胥在显灵。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角黍即粽子。正值端午,我们不妨从端、午二字的解读来管窥端午节所承载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文化情感。

端,异体为耑。《说文》:耑,物初生之题也。《说文立部》:端,直也。立又有成立、建立之意,表示做成、成事;耑同专,意为专心致志。端从立,从耑,表示一心一意做人,专心致志做事,有正派、正直之意。如端正、端直、端庄。《说文午部》:午,啎也,午是啎的本字,意为违逆。白天十一时至十三时正是阳气极盛、阴气始生的交午之时,故称午时;而夜里十一时至次日一时阴气盛、阳气生的交叉之时,故称午夜。五和午古代可通用。古人以五为阳气始盛之数,故称五月第一个逢五日为端午节。

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提到这个龙字,对国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而龙是神的化身,被国人捧为吉祥之物,人脉指数极高!从古至今龙就和高贵一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派生出一种传统的龙文化。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赛龙舟,把龙文化融于节日当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的大龙舟,头、尾、鳞、髭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竞渡歌》写其精彩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现代人至今仍然保留赛龙舟的风俗习惯,凝聚了国人对龙的钟情和敬重。总之,端午节和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是龙文化的载体

我国端午节历史悠久,却一度被韩国占为己有,国人很是愤怒。但我们不是只用愤怒就表示了我们对历史、对文化的重视和尊重,而是应该真正的从文化传承和发扬上承担起当代人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责任,真正把民族文化和传统发扬光大。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有趣的传统活动向来是吸引所有人的,把端午的深层内涵重现出来,才是端午节的真正意义。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