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9、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A)。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0、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
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41、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42、《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C)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43、新事物是指(D)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最受欢迎的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44、“欲速则不达”说明(A)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多选题
45、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BCD)。
A、创造性B、客观性C、重复性D、普遍性
46、历史规律的特点(ABC)。
A、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C、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
D、具有主观性
47、生产力是(ABD)。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