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小:25.37KB 6页 发布时间: 2023-06-21 11:10:16 15.16k 13.72k

4、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从法国比较文学家(卡雷)开始的。

5、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观点,诗学发达的一共有三个大的地区,一个是中国,一

个是(印度),还有一个就是今天欧洲的广大地区。

6、每一篇艺术作品都有(主题),但是不一定都能纳入某个母题。

7、影响研究又可分为三个类型,即誉舆学、渊源学、媒介学,这是把影响当作一

个(输送过程)来进行分类的。

8、自发性质的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

9、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亦是中国近代一篇重要的比较文学论文。

10、个别的放送者可以是一个作家,也可以是一个作家的(某部作品)。

三、判断题

1、比较文学既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也研究其他人文学科和

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Y)

2、中国元代的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流传的过程十分复杂,要弄清这一过程需

要收集大量的实证材料。(Y)

3、作家接受影响往往都是有意识的。(N)

4、“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外国人的形象的学问。(N)

5、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所谓“气”的概念,其含意很复杂,它有时候指人的主观才

情,有时候指作品的风格,有时候指一种似乎先天存在的神秘的本体。(Y)

6、文学翻译中的“归化”现象,就是尽量地用译语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将原作国的

文化和审美习惯“吞没”。(Y)

7、作为美国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既要研究文学之内的相互

影响和关系,也要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和知识对文学的影响。(Y)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形象保尔在中国家喻户晓,类似的情形属于内

容放送的一种。(Y)

9、在欧洲文学中,不同时代的作家,有很多借用圣经中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

事来进行创作,而在中国则很少这样的情形。(Y)

10、“套话”和“一般表述”总是反映了外国和外国人的客观实际。(N)

四、名词解释

1、“母题”:指的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它好比是主题中的“基因”,能够从中生发出许多主题。

2、“缺类研究”:缺类研究是文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研究在其他民族、国家中有的一种或某几种文学体裁为什么在有的民族、国家的文学中没有或缺乏,从而找出背后隐藏的原因。

3.世界文学:所谓“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

4、“信达雅”:“信达雅”最早是严复提出来的一个翻译标准。所谓“信”即是要求翻译外国的作品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意。“达”是指要尽可能地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把外国原著的意思晓畅地表达出来。“雅”是指翻译的语言不仅要能把原意传达出来,而且要“美”。

5.“亲缘关系”:比较文学中的亲缘关系是指在两个民族或多个民族之间,它们的文学有过交往,并且对它们的文学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6.阐释学:阐释学是中西比较诗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进行阐释。

7.“套话”:“套话”是形象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习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或外国人。这种称呼往往表示了人们对外国的一般看法。

8、“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先就已存在的一种“意向”,这种预先就存在的意向会决定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判断和取舍。

9.节译:节译就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加以删削。这种删削往往体现了译语国与原作国之间在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读者对译作的接受比对本国文学的接受具有更大的“叛逆性”?

答: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往往受到其主观的意向或者说其“期待视野”的影响,而其主观的意向和期待视野又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读者在接受译作时,由于其主观意向和期待视野与原作产生更大的差异,因此,他接受译作会比接受本民族的文学作品产生更大的“叛逆”。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