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出现砼蜂窝的原因是什么?
答: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这种现象称为砼的蜂窝。出现蜂窝的原因是:砼配合比不准确、砼搅拌时间短、未搅拌均匀、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一次下料太多、未及时振捣又下料、漏振、未分段分层浇、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捣时模板移位漏浆等。
30、出现砼麻面的原因是什么?
答:麻面现象是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出现麻面的原因在于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灌砼前模板浇水湿润不够、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砼振捣不密实。
31、为什么砌石砂浆的水灰比要小?
答:砌石砂浆与砌砖不同。砖的空隙率大,虽然在砌砖前要经过浸湿,砖仍要吸收砂浆中的水分使砖和砂浆层结合的很牢固。而石材质地细密空隙率低,不吸砂浆中的水分或吸收很少,若砌石砂浆与砌砖砂浆同样的水灰比,将在石材与砂浆之间形成一层水膜,会增加润滑作用,加上毛石表面不平,不利墙体稳定。
32、造成柱、墙底部“烂根”的原因是什么?
答:(1)混凝土浇筑前,未在柱、墙底铺以5—10㎝厚的砂浆,在向其底部卸料时,混凝土发生离析,石子集中于柱、墙底而无法振捣出浆来,造成底部“烂根“。
(2)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又未采取相应措施,致使混凝土发生离析,柱、墙底石子集中面缺少砂浆。
(3)振捣时间长,使混凝土内石子下沉、水泥浆上浮。
(4)分层浇筑时投料过多,振捣器未伸到底部造成漏振,因此,一次投料不可过多,振捣完毕后应用木锤敲击模板,从声音判断底部是否振实。
(5)楼地面表面不平整,墙模安装时与楼地面接触缝隙过大,造成混凝土严重漏浆而出现“烂根“现象。
33、某工地处存放水泥100T,砂子250T,石子300T,要配制C30混凝土,其配合比为1:2.04:3.47,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350kg,问现场所存料能配制多少立方混凝土?
答:(1)现场所存料比为:水泥:砂:石子=100:250:300=1:2.5:3以此值于混凝土配合比相比较,石子使用量最多,所以应以石子为主。
(2)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350×3.47=1214.5 kg
(3)现场所存制量大可能配制混凝土=300000/1214.5=247m3
34、现场记录,砌240×240砖柱高3m,每米16层砖,耗用砂浆0.03 m3,试计算砂浆的饱满程度。
答:砖柱体积为:0.24×0.24×3=0.1728 m3
砖体积为:0.24×0.115×0.053×(16×2×3)=0.1404 m3
砖缝砂浆:0.1728-0.1404=0.032 m3
所以砂浆的饱满程度分别为:0.03/0.032×100%=93.15%
砂浆饱满程度为93.15%
35、试验室下达的M5.0的混合砂浆的配合比是;水泥:石灰膏:沙子=200:150:1600(㎏)。每搅拌一次需用水泥50㎏。试计算每搅拌一次需用石灰膏、沙子各多少?
答:(1)将配合比简化成:水泥:石灰膏:沙子=1:0.75:8
(2)计算每搅拌一次用量,根据已知
每搅拌一次用石灰膏:50×0.75=37.5㎏
每搅拌一次沙子:50×8=400㎏
每搅拌一次需用石灰膏37.5㎏,沙子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