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银行借款
14.会计要素包括()
A.固定资产
B.流动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15.下列属于资产类的有()
A.累计折旧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C.人力资源
D.长期投资
三、判断题
1.会计分期不同,对利润总额会产生影响。()
2.我国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3.权责发生制是以权益、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
4.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取得的各种财产和物资、形成的各种权益和债务,都应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计价基础。()
5.凡是会计主体都应进行独立核算。()
6.会计核算应当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
7.会计主体与法人主体是同一概念。()
8.谨慎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和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
9.货币量度是唯一的会计计量单位。()
10.资产=权益这一会计等式在任何时点上都是平衡的。()
11.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两边发生变化,但不破坏会计恒等式。()
12.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均为资产。()
13.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14.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均属于费用要素。()
15.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其大小由资产与负债两要素的大小共同决定。()
16.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并且在未来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17.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不属于企业,均不作为企业资产。()
18.某出资人以机器作为投资,那么该出资人对该机器就享有相应的权益。()
19.负债是债权人对企业全部资产的求偿权,所以资产=负债。()20.收入扣除费用成本后即是企业的利润。()
四、计算分析题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并分别加计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金额和合计数,验证资产和权益是否相等?
2.某企业2002年12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销售产品70 000元,其中30 000元已收到存入银行,其余40 000元尚未收到。
(2)收到现金800元,系上月提供的劳务收入。(3)用现金支付本月份的水电费900元。
(4)本月应计劳务收入1 900元。(5)用银行存款预付下年度房租18 000元。
(6)用银行存款支付上月份借款利息500元。(7)预收销售货款26 000元,已通过银行收妥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