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引种驯化可能导致本地区生态失衡,必须经过严格论证。
(×)40.土壤动物的活动增强了土壤透水、透气性,不利于土壤性质的改善。
(√)41.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需要更大的面积。
(×)42.水气不经过液态阶段而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凝华)
(×)43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的植物对积温的要求低,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对积温要求高。(高纬要求低,反之)
(√)44.飞机喷药防治森林病虫害是实现森林保护机械化的重要内容。
(X)45.毒瓶是专门用来毒杀幼虫的用具。
(√)46.病害标本的采集要将有病部位连同一部分健康组织一起采下。
(√)47.野生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8.金雕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一级)
(√)49.我国野生动物管理的原则是积极保护、大力开发利用、适当发展野生动物资源。
(√)50.适应性强,生长稳定是植苗造林的最大特点。
简答题:
1、简述合理使用农药的原则。
一、对症下药、适时用药。1、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而选择用药。2、根据害虫各生育期的不同特点而适时用药。3、针对病害种类不同和病害侵染危害特点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适宜的喷药时期。4、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最佳施药时期。
二、掌握合理用药剂量。准确地控制药剂浓度,用药数量和用药次数。
三、合理混用。合理混用农药可扩大防治对象,提高防治效果,防止或延缓病虫对农药的抗性。
四、交替使用农药交替使用农药是为了克服和延缓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抗性。
2.简述虫害大发生的过程。
森林害虫的发生,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数量积累过程。当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暴发"一次,然后,害虫种群数量迅速减少,然后,再逐渐增殖……。如果把害虫的每一次大发生连续起来考虑,害虫的大发生过程可以划分为增殖、猖獗和衰退等三个不同的阶段。
1)增殖阶段:这是随着前一周期的衰退阶段而来的必然结果。随着衰退阶段内的各种矛盾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发展,被破坏的食物资源开始恢复。抑制害虫数量的天敌也因害虫本身的衰退或因天敌自身天敌的发展而大量死亡,抑制因而得以解除。同时,由于害虫大量死亡,并为系统中一些腐生性生物所清除,重新为害虫的大量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空间。
(2)猖獗阶段:对于具有巨大生殖潜力的大多数害虫来说,经过一个增殖阶段以后,连续数代的上升,可以使害虫种群迅速增大数十倍乃至数千倍,从而产生害虫的"暴发"。
(3)衰退阶段:随着上述这些互相制约的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害虫的"暴发"终于走到了其顶点,衰退随之而来。
3.简述林木病害的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开始发生的整个过程,即病害发生发展的周年循环,包括病害的活动期和休止期。侵染循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
1>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和再侵染。越冬以后的病原物,在植物开始生长发育后进行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初侵染以后发生的各次侵染,称为再侵染。
2>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何种存活方式和在何种存活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
3>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的传播是侵染循环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它包括从有病部位或植株传到无病部位或植株,从有病地区传到无病地区。
4、简述生物防火的特点。
生物防火是指用山界、山脊线以及林田、林道旁种上木荷、杜英、枫香等耐火阔叶树种防止森林火灾,将防火、生态和综合效益融合一起,建立生物防火林带。生物防火林带投资少、见效快、时效长,具有防火功能,又具有绿化功能,还能调整树种结构、防止水土流失、控制病虫害、界定山林权属等功能,实现森林防火标本兼治,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5、简述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规划设计的内容。
1>项目建设必要性。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种群及其结构发生改变,一些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很重要。
2>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保护面积,管理局面积,系统设备,科研基地,科研人员,保护物种
3>项目效益
(1)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2)增加林地面积,遏制草场退化趋势,防止土地荒漠化;
(3)项目建成后,除生态效益外,也将产生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自然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