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有其阶段性变化规律。一般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与自动化阶段。但各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度的,各阶段的出现及持续时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运动技能形成初期,由于大脑皮层有关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呈现扩散状态,而出现泛化现象,动作不准确,教师在教学中应抓动作的主要环节和主要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的概念。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大脑皮层有关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日趋分化和集中,运动技能进入分化阶段,初步形成了动力定型,此时教师应重点加强对动作细节的要求,使动作日趋准确。随着运动技能日趋巩固和完善,大脑皮层有关中枢的兴奋与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精确和集中,动作完成得更加准确、协调或出现自动化,该阶段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34.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血液总量比成人少,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年人;第二,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少、心缩力弱,因此每搏量和每分心输出量都小于成年人,但每公斤体重的心输出量相对值较大,相对血量也高于成人;第三,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口径相对比成人宽,外周阻力比成人小,所以血压偏低;第四,胸廓狭小、气道较窄、呼吸时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都比较大,而呼吸肌的力量又较弱,所以每次呼吸的深度和肺活量不及成人,但儿童少年代谢旺盛,对氧的需求相对较多,因而呼吸频率较快。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活动应以短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耐力性练习、力量性练习和静力性练习,课程的密度应小一些,间歇的次数要多一些;第二,要注意区别对待。对心脏发育较差的儿童少年,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的强度和量都要严格控制。对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的学生,如经常参加运动,且运动后又无不适反应者,可照常参加运动,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不宜做举重等憋气练习,需定期检查,加强医务监督;第三,为发展心肺耐力,12~13岁后力量及耐力性练习的比例可稍增加,15~17岁后,可参加较为剧烈的活动,可适当进行长距离项目训练,而超长距离项目的训练建议在20岁后进行;第四,在运动中应注意根据动作的结构、节奏及用力情况,逐步掌握适宜的呼吸方法,如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作过多的屏气动作,运动时有意识地加大呼吸深度,提高呼吸效率。
35.答:激素对急性负荷的应答以及对长期运动的适应的基本特征有:
①应激激素水平在急性运动过程中会升高,而且升高的幅度与运动负荷强度和/或运动持续时间相关;
②对主要应激激素而言,运动中要引起其浓度升高,需要有一个运动强度阈值,而且,激活不同激素升高的阈值不尽相同;
③长期运动训练后,激素水平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去补偿”现象,表现为反应幅度更加精确,机能更加节省化;
④经过长期训练后,不同激素变化的综合结果总是朝着有利于运动的趋势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36.分析要点:
①该市全运会期间出台应对极端天气预案,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大型比赛期间可能发生的大气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预案操作性强,具有针对性明确、防治力度大等特点;
②汽车尾气过量排放是该市夏季大气环境污染源之一,为城市大气治污重点。限行方案不仅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而且有利于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③大气环境污染危及比赛环境,不利于运动员健康,不利于实现比赛目标。验证了大气环境污染对运动的影响。
37.分析要点:“引枪”这一技术动作的生理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投掷标枪时,通过“引枪”动作可以牵拉肢体大部分肌肉,使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使之产生发生器电位进而形成动作电位,此信息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中枢,从而使中枢的兴奋性得以提高,从而可增强下传指令;第二,“引枪”技术运用了人体的牵张反射原理。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因此投掷标枪时,通过“引枪”动作可以使肌肉在收缩前适度地受到快速牵拉,在一定范围内增强其后收缩的力量,这就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但应注意,在牵拉与随后收缩之间的延搁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否则牵拉引起的增力效应就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