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
解析教材。重点解析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相互联系,确定知识脉络和教学素材;解析挖掘认知功能。
2、学生情况解析
明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解析学生的认识脉络。
对学生“前概念”的解析;认知方式的解析。
(三)教学目标设计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第三节教案设计与编写
二十七、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直观导入(实物、教具演示法;视听导入法);设疑导入(提问析题法;以旧引新法;悬念导入法);趣味导入(故事、事例导入法;游戏、活动导入法;歌谣、谜语导入法);目标展示导入。
2、新课讲授、
3、巩固练习、
4、课堂总结
二十八、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章教学实施
二十九、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十、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认识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十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三十二、班级授课制
含义: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优越性: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