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学得慢”要积极应对。
目前教师们普遍感到为难的问题是:学生不会学、教学进度慢、教学不落实、课堂难调控等等一些现象上的问题,特别是在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的教学评价不克不及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们又不敢大胆放手,所以很多教师采纳的是回避问题的态度,改革工作只能停留在表层上,不克不及有步调地推进。
建议教师们要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要知道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我们的改革的目的,只要我们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改革也就成功了,所以说,回避问题就是回避改革。
我们所应该持有的态度是:对问题有充分的估计,并有整体的思考;对问题我们要认识到,问题的形成是有过程的,所以解决问题也必须通过“过程”来解决,做到既有长远的安插,又有短期的目标,分清主次、分步推进,追求点滴的进步和突破。
比方:教学进度慢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但不克不及因为它是正常的而不作为,应该明白“慢”的原因是学生“学得慢”,在这个现实面前,可以采纳这样的法子:开始的时候,我们适当降低对学生自学内容的要求,偏重点放在“增强学生自学意识、帮忙学生树立信心、指导学生自学方法、养成学生自学习惯”上面,只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达成一些低条理的教学目标,比方:了解的、认识的、知道的。
当大部分学生比较适应之后,再逐步地把理解的、探究的、运用的知识目标交给学生自主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既可包管教学进度,又可不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以,要反对那种一开始就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自学的做法,明明知道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要坚持着让学生自学。
课堂教学改革绝对不是为了封住教师的嘴,必须遵守“以学定教”的原则,在学生还不会学、还学不会的情况下,教师不克不及撒手不管。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过去的教学进度虽然比较快,但是新课后的大量重复练习同样浪费了大量时间,如果学生们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可能就没需要再用题海的法子进行知识巩固了。
所以,整体上讲,只要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是落实的,时间不是个问题。
9.教学过程要精益求精。
种种现象标明,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还没有达到“精耕细作、精准操纵”的要求,“过得去”“粗线条”式的工作习惯还没有根赋性转变。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把“领导人”的工作放在首位,这就必定要求再也不克不及“跟着感觉走”,不克不及有任何的随意性。
对学生发出的任何一项指令、交给的任何一项任务,教学过程设计,必须是谨慎的、科学的、深思熟虑的。
10.教学流程要因人因科而宜。
总体上讲,现在的课堂只要是把过去传统课堂上教师讲的时间还给学生就对了,课时划分应该坚持原来的习贯,反对把预习、展示、反馈作为三种课型分开安插的做法,至于每节课上这三个环节各用多少时间,由于学科分歧,各学科的课题内容分歧,不做统一要求,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精打细算,并灵活处理。
需要提醒的是,教学难度的掌控和教师心态的调整是比较关键的。
在新课阶段和改革开始阶段,不要因为兼顾所谓的题型,而人为地加大了教学难度,也不要因为学生暂时的“不会学”而心浮气躁。
建议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和学科特点,在高效课堂建设总要求的指导下,自主构建能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流程,或者说是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
教师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思路要开阔,思想要活跃,研究要深入,工作要精细。
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只要紧紧围绕让学生“会学、好学、学会”这个目标来开展教学,把自己的优势做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才是改革的最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