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仰平卧位;
〔2〕手控电除极涂以专用导电胶或者粘贴一次性监护或者除颤电极;
〔3〕开启除颤器;
〔4〕选择能量,成人首次除颤用200J,第二次200至300J,第三次360J.婴幼儿为41J/Kg;
〔5〕除颤器充电;
〔6〕确定两电极正确安放在胸部,APEX〔左第四肋间腋中线〕,STEMUM〔右锁骨下〕;
〔7〕确定无周围人员直接或者间接和患者接触;
〔8〕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进展除颤。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原则
ARDS是继发于严重创伤、休克及感染等疾病过程中,肺实质损伤导致的以进展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变化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损害、肺间质水肿等。临床上患者虽能自主呼吸,但呼吸极度困难并有窘迫病症,动脉血氧分压进展性下降,进展后可危及生命。
〔1〕原发病的治疗:如果脓毒症被证明或被疑心为ARDS的原因,在得到培养结果以前,应先给予经历性抗生素治疗。
〔2〕循环支持治疗:目的是恢复和提高组织器官的氧供和氧耗,即血液氧合充分和增加心输出量。故首先通过液体复苏提高有效循环血量,使用正性肌力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3〕机械通气:在考虑诊断的同时,用高的吸氧浓度〔FiO2〕治疗致命性低氧血症是必需的,紧接着应重复动脉血气分析,以保证足够的氧供。因为面罩吸氧常难以治疗低氧血症,故需要迅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及加用呼气终末正压〔PEEP〕。
〔4〕全身营养支持:在72h内应开场经肠道或肠道外途径补充营养,提高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必要时输注白蛋白或血浆,以减轻肺间质水肿。
〔5〕肺血管扩X剂的应用:经呼吸道途径给予一氧化氮〔NO〕或前列腺素E1〔PGE1〕,可选择性地舒X有通气功能肺泡的血管,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有助于ARDS的恢复。此外,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肺的微循环也可考虑使用。
〔6〕体位治疗:由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可使血流重新分布,局部萎限肺泡再膨胀,可改善通气/血流比例,降低肺内分流。
〔7〕其他治疗:皮质激素的效果未得到证实,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响,但只宜短时间使用。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是许多疾病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和并发症,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综合征。其特征是凝血功能亢进,微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导致消耗性低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病理变化。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损害和血管内溶血等。
治疗:
〔1〕消除病因及原发病的治疗:治疗原发病是DIC治疗的根本措施,控制DIC诱发因素是防治DIC的重要方面。
〔2〕积极接触微循环障碍:急性DIC患者均有严重的微血管痉挛和微血栓形成。要有效治疗DIC,就必须积极改善微循环。山莨菪碱〔654-2〕、东莨菪碱、酚苄明等有解除微动脉痉挛的效果;血小板解聚剂〔如潘生丁、阿司匹林、前列腺素、丹参、川芎嗪等〕可减少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粘滞度且可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力。
〔3〕肝素的使用:肝素是抗凝血酶Ⅲ的激活剂,应用肝素有效治疗DIC,主要是阻止凝血活性和防止微血栓形成,但不能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肝素宜在DIC早期使用,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凝血时间延长1倍为度。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具有抗凝作用较弱而抗血栓作用较强的特点。
〔4〕抗血小板药物:可减轻微血栓形成,从而制止DIC的开展。临床上对于轻型的DIC或可疑的DIC而未肯定诊断的,或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在控制原发病的根底上,单独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往往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5〕止血和输血的治疗问题:应输注全血或新鲜冷冻血浆以补充消耗的凝血因子。但应在肝素治疗的根底上进展。单独输注血浆或凝血因子,提供血液凝固的基质,反而有加重血管内凝血、促进DIC的开展而导致更严重的出血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可能。〔6〕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抗纤溶药物一般不主X常规应用,只有在DIC开展过程中,继发性纤溶极度亢进,可以在应用足量肝素的同时,小心使用。
〔7〕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封闭网状内皮系统去除激活的凝血因子,保护溶酶体膜,不利于DIC的治疗。但在原发病、根底病需要应用或已长期使用时,不宜突然停药,可在应用肝素的情况下继续用药。
7、癌痛的三阶梯疗法原则根本原则:
〔1〕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镇痛药;
〔2〕口服给药,一般以口服药为主;
〔3〕按时服药,根据药理特性有规律的按时给药;
〔4〕个体化应用。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时,选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也可选用胃肠道反响较轻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第二阶梯:在轻、中度疼痛是,单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控制疼痛,应加用弱阿片类药以提高镇痛效果。代表药物为可待因。
第三阶段:选用强阿片类药,代表药物是吗啡。其选用应根据疼痛的强度〔如中、重度癌痛者〕,而不是根据癌痛的预后或生命的时限。常用缓释或控释剂型。
8、医院感染的根本特征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根本特征:
〔1〕病原特征:引起医院感染的微生物中,90%为时机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耐药菌株的比例逐年增多,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等。真菌感染亦呈增多趋势。
〔2〕流行病学特征:患者、病原携带者、医院无生命环境以及人体“贮菌库〞的细菌均可成为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传播方式主要有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医源性传播。患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者。医院感染多为时机性感染,且以内源性感染为多,感染以散发为主。当医院消毒灭菌与隔离措施失误时可发生感染爆发;医院感染的传染性较小,一般可在病区针对其传播方式进展就地隔离。
〔3〕临床特征:医院感染易为患者的原发病和根底病所掩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程度不同,易致临床表现不典型;医院感染具有诊断复杂性,病原菌往往需要多种培养;医院感染应治疗与预防并重。
9、肠内、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提供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