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砖基础的防潮层失效;
4)墙体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5)清水墙面水平缝不直,墙面凹凸不平;
6)墙体留槎形式不符合规定,接槎不严;
7)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腐蚀;
8)住宅工程附墙烟道堵塞、窜烟
9)楼板伸入墙体长度不足或搁置不平
四、砌块砌体工程
1、填充墙与砼柱、梁、墙连接不良
现象:填充墙与砼柱、梁、墙连接处出现裂缝,严重时受撞击倒塌
原因:1)砼柱、梁、墙未按规定预埋拉接筋,或偏位.规格不符2)砌填充墙时,未将拉接筋调直或未放入灰缝中,影响钢筋的拉接力;3)钢筋砼梁、板与填充墙之间未楔紧,或未填实
预防:1)砼结构中按规定要求合理留置墙体拉接筋,并在墙体砌筑时将其凿出调直砌在墙体内。2)砌筑砂浆要饱满,将墙体与砼结构根据有关规定楔紧
2、墙片整体性差:
现象:墙体沿灰缝产生裂缝或在外力作用下造成墙片损坏,影响墙片的整体性。
原因:1)砌块含水率大;2)砌块砌筑排列混乱砌块强度低,承受剧烈碰撞能力差;3)砌块体大,竖缝砂浆不易饱满;4)随意凿墙破坏墙体整体性;5)大载荷处未用砼填实,造成压碎
预防:1)砌筑前绘制砌块排列图;提前湿润砌块;2)砌筑时采用同样干密度及强度的砌块3)灰缝横平竖直;4)不得随意凿墙
五、钢筋混凝土工程
(一)模板工程
1、轴线位移
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原因:1)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3)模板支撑不牢固,加固不到位;4)模板刚度差;5)砼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
预防:1)认真翻样配板;2)轴线确认无误后再支模;3)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4)根据砼结构的特点,专门设计模板,确保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5)砼浇筑前,认真检查
2、标高偏差
现象:测量时,发现砼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原因: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少,控制网无法闭合;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3)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多,累计误差大;4)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预防:1)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2)每次引测标高时都应从±0.000引起;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砼浇筑前要复测。
3、结构变形:
现象:拆模后发现砼柱、梁、墙出现鼓凸、缩径或翘曲现象。
原因: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支撑不好,刚度差;2)模板整体性差;3)模板加固补牢固;4)对拉螺栓使用过少。
预防:1)模板及支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2)模板加固时,要找到稳定的落脚点。
4、接缝不严:
现象:由于模板接缝不严有间隙,砼浇筑时产生漏浆,砼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原因:1)模板翻样不认真或有误2)木模板使用次数过多;3)模模板制作粗糙;4)钢模板变形未修整;5)浇筑砼时,木模板未浇水湿润,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等。
预防:1)合理编制模板的施工措施;2)施工中严格认真操作;3)预防以上通病原因。
5、脱模剂使用不当或未使用:
现象:模板表面使用废机油涂刷造成砼污染,或砼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砼表面出现麻面等现象。
原因:1)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2)使用废机油作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砼,有影响了砼表面装饰质量;3)模板拆除后,未得到及时清理
预防:1)拆模后,及时清理砼残浆;2)严禁使用废机油;3)脱模剂刷完后,应及时浇筑砼4)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
6、模板内部清理不干净:
现象: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