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B、2.C、3.B、4.A、5.A、
6.B、7.B、8.D、9.A、10.A、
11.C 12.D、13.C、14.D、15.A、
16.D、17.A、18.B、19.A 20.A、
21.B、22.A、23.C、24.A、25.A
26.D、27.B、28.D、29.A、30.A、
31.B、32.B、33.D、34.B、35.D
36.A、37.B、38.C、39.C、40.B
41.C、42.D、43.A、44.B、45.D
46、B;47、B;48、B;49、C;50、A;
51、C;52、A;53、B;54、D;55、B;
56、B;57、C;58、A;59、A;60、D;
二、多选题
1.A、B、C、D、E;2.C、D;3.A、B、C、D;
4.A、B、D;5.A、C、D;6.B、D、E;
7.B、C、E;8.A、C、E;9.B、C、E;
10.B、C、E;11.A、B、C;12.A、C、D、E;
13.A、C;14.A、B、D、E;15.A、C、D、E;
16.A、B、D、E;17.A、B、D;18.A、D;
19.A、C;20.A、B、C;21.A、B、C、D;
22.A、B、C;23.A、B、C、D、E;24.B、C、E;
25.A、D;26.A、B、C、D;27.A、B、D;
28.A、B、C、D;29.B、C;30.B、C;
三、名词解释
1.氮平衡:反应机体摄入氮(食物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和排出氮的关系。
2.氨基酸模式:就是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3.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是用于处在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PER=动物增加体重(g)\摄入蛋白质(g)
4.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
5.必需脂肪酸(EFA):是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6.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净利用率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的蛋白质的百分比,它包含了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因此更为全面。
蛋白质净利用率(%)=消化率×生物价=储留氮\食物氮×100%
7.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可分别减少30%和50%。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这类可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
8.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叫蛋白质互补作用.
9.食品的营养价值:通常是指某种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而言。
10.血糖指数(GI):GI指分别摄入某种食物与等量葡萄糖2小时后血浆葡萄糖曲线下面积之比,反映不同种类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人体内引起血糖值的不同。
11.食品的细菌菌相: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称为食品的细菌菌相。
12.巴氏杀菌:是指通过加热以达到杀灭所有致病菌和破坏及降低一些食品中腐败微生物数量为目的的一种杀菌方式。
13.食品农药残留:由于使用农药而对食品造成的污染(包括农药本体物及其有毒衍生物的污染)称之为食品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