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23.好奇心是内部动机。(√)
2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按“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从低到高层级发展的。(×)
25.了解一个人过去的生活状况是了解其性格的重要途径。(√)
26.在逆境中生活的人,不顺心的事情多、遭遇的社会挫折多,他就有可能形成孤僻倔强或软弱顺从的性格。(√)
27.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个体预期到自己的失败,而提前为自己准备好若干理由的策略。(√)
28.一个人在房间里听到窗外有喜鹊在喳喳地叫,他便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喜在眉间。这一现象是人对自然现象进行拟人化归因。(√)
29.不正确的态度是偏见。(√)
30.偏见是可以改变的。(√)
31.要改变一个人的偏见,首先要了解其原来的不正确态度是什么。(√)
32.从众行为总是不好的行为。(×)
33.侵犯行为是不能被控制的。(×)
34.按弗洛伊德的观点,侵犯行为是先天的一种破坏性本能,不可能消除,但可以加以疏导。(√)
35.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不是行为本身。(√)
36.距离因素是影响人际关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N
37.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任何人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印象管理。(√)
38.印象管理是一种虚伪的行为。(×)
39.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方面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是不可琢磨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3、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大,识记后遗忘的越少。(×)(多)
4、能够引起个体兴趣的、对个体有意义的、个体学习程度越深的材料越不容易遗忘。(√)
5、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叫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6、吃酸梅流口水是无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7、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8、痛觉感受器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
9、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
10、遗忘的进程是先慢后快。(×)(先快后慢)
11、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内涵。(√)
12、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
13、梦是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
14、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注意的分配。(√)
15、表情的产生是先天遗传的结果。(×)(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分)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两级对立的特性。(√)
17、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叫能力。(√)
18、人的心理就是人的行为。(×)(人的心理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19、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20、神经元是内脏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神经系统)
21、按照刺激的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视觉和听觉。(×)(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