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拓展业务和日常运作中各职能部门之间本位主义比较严重,不能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能形成合力。
2、在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方面。
商业银行普遍开展了“三声服务”、“站立服务”、“微笑服务”等形式,但总体看层次比较低,而且很多时候对优质客户、存款大户的服务特别优先,但对普通客户态度冷淡。
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服务手段创新方面虽然有所进步,但没体现自己的特色,力度还不够。
3、在服务质量方面。
(1)往往将服务质量改进作为一种规划,一项运动,一项权宜之计,过后又打回原形。
(2)过分强调技术质量而忽视功能质量。
服务质量是由顾客感知的质量。
它包括技术/结果质量和功能/过程质量。
前者是顾客在服务过程结束后的“所得”。
后者是顾客接受服务的方式及其在服务生产和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体验。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取决于顾客所预期的质量和所体验到的质量之间的差距,而不仅仅是服务结果。
(3)服务流程烦琐、服务效率不高。
员工业务不熟练,执行制度不严,侵害了客户的正当权益;业务办理烦琐;以规章制度为保护牌。
而不以客户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4)对服务投诉的认识与处理不到位。
部分商业银行对由于机器故障、程序升级、规章制度等原因引起的客户投诉,处理不及时,损害了银行形象。
文章开头所提及的例子,正是这方面的活生生的写照。
4、在营业网点环境与柜面服务方面。
(1)营业场所环境缺乏统一规X,各银行在网点装修方面仅对基本功能进行统一要求,而对功能分区的细节却鲜有推敲,造成各营业网点在装修风格、功能分区等方面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尤其是新旧网点之间的差别巨大,造成客户摸不着边。
(2)服务效率低下在各银行营业网点,客户在焦虑中排队等待几乎是司空见惯的场景,“太慢!”几乎成了客户抱怨的口头禅。
柜员们个个在无休止的机械工作中忙得不亦乐乎,只求每笔业务顺利无差错,根本无暇去思考该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3)优质服务表象化严重大多数银行对优质服务的认识还停留在环境优雅、服务用语规X这样的层面上,而对如何向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却很少进行深入探讨。
5、在人力资源结构与服务技巧方面。
(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银行柜台业务人员多,理财和营销人员少。
(2)员工服务技能不熟练。
部分商业银行员工业务不熟悉,不能准确、完整、快捷回答客户的业务咨询;不能切实履行服务首问负责制,对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
有的网点柜员对新的金融产品不会办理或办理时出现差错,造成客户不能使用,客户意见较大。
(3)服务技巧不艺术。
对客户的服务停留在低水平和低层次上,在服务中流露出简单、生硬、呆板的现象。
如某行“缴费通”业务开展后。
网点为分流柜面业务量、完成分销比例,将“缴费通”的营销变为简单的强制行为,代理缴费业务大多数网点不收现金,柜员以线路故障等各种理由要求客户代扣,客户不能接受,引发投诉。
二、改进建议
1、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准入门槛的改革,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对治理机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行改造。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适当地增加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数量,形成适当的竞争环境,让现在的商业银行有适当的压力和危机意识,以便更好地改善自身。
2、银行业要加强服务和产品的创新研究。
(1)建立健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客户信息,敏锐地体察客户现实和潜在的金融需求,快速界定目标客户,加强与客户交流与沟通,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充分利用掌握的客户资源,拓展优质客户,挖掘潜在客户,留住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