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国学经典考试题及答案
大小:23.06KB 8页 发布时间: 2023-07-31 10:25:12 14.66k 14.47k

答:让自己的真德虚空,以容纳天道,只顺从天道。

②“恍兮惚兮”、“窈兮冥兮”形容道的什么性质?

答:形容天道不是一般普通的物,它广大深远而又恍惚不明,难以看清。

③举例说明你对“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理解?

答:“有象有物”指道遍布于万物之中,是万物的总和,因而似乎能让人从万物身上看见道的形象与存在;“有精有信”指道总是以精妙可信的方式运行于万物,使万物顺从道的规律而各自千变万化。(举例提示:比如从“日夜交替”的现象可以看到道的客观存在,也可以明白道的运行规律之一。)

2、老子阅读《老子·七十七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子以“张弓”比喻什么?

答:天道运行。

②解释“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并说明两句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有何关系?

答:圣人顺道而为而不自恃有道,有功于天下而不占据功劳之位。

“无为”并非不为,而就是“为而不恃”,这也就是老子“人法天”的具体体现。

“无为”一方面强调按照天道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强调“不恃”、“不处”,就像天道赐予人们风调雨顺,人们不必感谢天道一样,圣人(有道之君)也不让百姓称赞他的贤明与功绩。

③举例说明天道与人道有什么不同?

提示:说明老子如何论天道、人道不同;可赞同《老子》说法,亦可有自己的观点。举例要恰当。

3、阅读《庄子·逍遥游》“大瓠”、“大樗”两节,回答下列问题:

①惠子因为哪两个具体原因,把大葫芦击破了?

答:其一,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其二,剖之以为瓢,则廓落无所容。两个原因实际上是一个:无用。

②庄子说惠子“拙于用大”,那么,庄子认为如何用大?请以庄子原话回答。

答: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③请概括两段中惠子与庄子各自的观点。

答:惠子认为,人就该像物一样有用,尤其是对庙堂有用,无用就该掊之、去之。

庄子认为,“有用”有不同的用法,世俗所谓有用,常常只是小用,就像防龟裂的药膏,常人只能用以艰难谋生,而会用之人就能用以列土封疆。世俗所谓有用,常常有害,就像狸狌死于网罟。无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大用——无用于庙堂,有用于生命。正如树木不被用作栋梁之材,而用于“尽享天年”——在天地间自由生长。

④你赞同谁的观点?请举例说明理由。

提示:本题无标准答案,举例恰当,自圆其说即可。

4、阅读下段《庄子·齐物论》节选,回答问题: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变?

①本段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天下没有绝对是非与绝对真理,仅有从个体视角而言的相对是与非。

②鱼鸟麋鹿看见美女毛嫱、西施,为何逃走?

答:人类的视角与动物的视角不同,人类以为毛嫱、西施很美,动物却不管人类美丑,只认为人类对它们有害,因而逃走。

③本段处处用人与动物进行对比,表达了庄子什么样的思想?

答:庄子把(动)物与人相提并论,是其“齐物”思想的体现。

④本段以“正处”、“正味”、“正色”三个比喻来说明什么?

答:天下没有绝对的“正处”、“正味”、“正色”,因而天下也没有绝对的“正义”。

5、阅读《论语》节选《为政第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孔子回答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各侧重于什么?

答:答孟懿子侧重遵礼;答孟武伯侧重能养;答子游侧重能敬;答子夏侧重敬、养关系。

②孔子说“无违”就是“孝”,又解释“无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那么,孝与礼是怎样的关系?

答:孝是本质、内涵,礼是形式、方法。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5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