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带故事的成语介绍10篇
大小:20.32KB 4页 发布时间: 2023-08-08 12:22:37 10.65k 9.62k

鲁班是一个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他擅长制作精巧的器具,因此被尊称为“巧人”,被认为是木匠的创始人。

“班门弄斧”指的是在鲁班门前卖弄斧子使用技术的行为。也就是说,在专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能,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谦虚和可笑的,类似于俗语中的“关公面前耍大刀”。

这个成语早在唐朝就有了雏形,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文章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擅长使用斧子的人)的门前炫耀斧子的技艺,这真是太过分了。

这个成语有时也用来自我谦虚,表示不敢在专家面前炫耀自己的小本领。

2、一鸣惊人

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年轻时就成为了皇帝。但他自满骄傲,整天只想着喝酒作乐,而不处理国家大事。他甚至不允许大臣们劝阻他,违背他的规定的人会受到死刑的惩罚。

三年过去了,国家政治混乱,邻国魏国经常派兵进攻。大臣们对国家的安危非常担心,但又不敢提出劝告。

大夫淳于髡故意对他说:“宫中有一只大鸟,三年来都不飞不叫,大王明白这是什么鸟吗?”

聪明的齐王立刻明白了淳于髡的意思。

他说:“这只鸟虽然平时不飞不叫,但只要它飞起来向上冲,发出的叫声就非常惊人。”

齐王随后出兵反击魏国的侵略,迫使魏国割地求和。此后,其他国家都害怕了,不敢再侵犯齐国,齐国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和平生活。

3、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有一位年轻人,生活无忧无虑,长相也算上等人材。但他缺乏自信,经常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他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模仿了一样又丢掉一样,虽然花样翻新,但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家里的人劝他改掉这个毛病,但他认为是家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像狗熊掰棒子,但他根本听不进去。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走路的姿势是不是笨拙丑陋。

有一天,他在路上听到几个人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美。他急忙走上前去打听个明白。没想到,那几个人见到他后大笑一阵就走了。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有多美呢?他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最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去学习走路。

一到邯郸,他觉得一切都很新鲜,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他看到小孩走路,觉得他们活泼可爱;看到老人走路,觉得他们稳重;看到妇女走路,觉得她们摇摆多姿。于是,他开始模仿他们的姿势。但半个月过去了,他连走路都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能爬着回家了。

4、杀鸡取卵

阿三家养了一只很壮的母鸡,它捉虫子吃,自己吃饱了还能下一个大蛋。阿三家的鸡蛋又大又好,很多人都争着来买。阿三用这些鸡蛋换来大米,全家人吃得很满足。

一天,阿三的妻子跟他说:“如果这只鸡能每天下两个蛋,我们家的大米就能多出一倍呢。”阿三点点头,表示同意。

妻子又说:“这只鸡每天下一个蛋,肚子里肯定存了很多蛋吧。”阿三再次点头:“没错!”

妻子继续说:“它每天只下一个蛋,太慢了。我们不如把它的所有蛋都取出来,一次性卖掉,就能发大财了。”

阿三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们抓住母鸡,把它的肚子剖开。结果,里面全是一些未成熟的小鸡蛋黄,有的甚至还没长大。

阿三和妻子都傻了眼,后悔也来不及。再也没有母鸡下蛋换米了,他们只能回忆过去幸福的日子。

5、刻舟求剑

古代有个人在坐船过江时不小心把身上挂的宝剑掉进了江里。他从衣袋里取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并自言自语地嘱咐自己:“别忘记,我的宝剑是从这里掉进去的。”

同船的人看到他这样做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赶快下水找宝剑呢?在船舷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

他回答说:“宝剑掉进江里后,船还在继续前进,而宝剑却停留在水底下,并不会随着船的移动而移动。事实上,此刻船已经离开掉剑的地方很远了,再按照刻记号的地方去找是找不到的。”

大家都议论说:“这个人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刻舟求剑”,比喻人们做事情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

6、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晋国的州吁杀死了哥哥卫桓公,并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打仗,引起人民的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固,就与心腹大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去问自己的父亲石,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这样他的地位就能稳固。”石厚说:“州吁是通过杀死哥哥谋位的,如果周天子不同意,怎么办?”石回答:“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国和卫国也是友好邻邦。”石厚听了,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准备了很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其实,这是石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将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于是,石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将石厚杀了。史书认为石杀子是“大义灭亲”。

7、病入膏肓

春秋时期,晋献公生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就派人去请他来看病。

医生还没到,晋献公在梦中听到两个小孩在他旁边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次难逃了。”另一个小孩说:“没什么可怕的,我躲到肓的上面,你躲到膏的下面,无论他怎么治疗,都奈何不了我们。”

不久,秦国的名医到了。他诊断后告诉晋献公:“这个病已经无法治愈了。疾病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用灸法治疗不行,针灸也达不到,吃药也没有效果。这个病实在无法治愈。”

晋献公听后,惊讶地发现医生所说的与他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一模一样。于是,他赞叹医生的高明,并送给他丰厚的礼物,让他回秦国去了。

成语“病入膏肓”指的是病情已经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也常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