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点句子
1.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排比)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关联词)
五、课文内容串串烧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学习《元日》时,我们仿佛看到人们在“千门万户曈曈日”中迎接新年;学习《清明》时,我们仿佛看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因此人们总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国的劳动人民更是充满了智慧。
《纸的发明》让我们知道了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由来。《赵州桥》一文中向我们展示了赵州桥设计美观的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张择端的画的内容和艺术价值,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小学语文重点考试必考知识点5
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复句:
(1)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理解句意的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1)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2)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
①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②找出句子主干
③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3)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①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②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③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 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重复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结构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4)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 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5)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
(6)夸张: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 例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小学语文重点考试必考知识点6
词语积累:
含比喻词的词语:月光似水茫雾似轻、枫叶似火、骄阳似火、秋月似钩骄阳似火日月如梭:雪花如席、雪飘如絮、细雨如烟、星月如钩、碧空如洗、暴雨如注、吉祥如意、视死如归、挥金如土、疾走如飞、一见如故、和好如初、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