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正常值男性为0.40-0.50,女性为0.35-0.45,贫血病人比正常人低。
29.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前负荷,心肌纤维初长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搏出量增加。
30.胃肠减压是腹部外科重要治疗措施,对肠梗阻病人可减低胃肠内压力,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肠内容物继续漏入腹腔。
31.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
32.某些抗癌药物刺激性很强,注射时应特别小心,不可漏出血管外,否则可引起局部疼痛和坏死。
33.高血压危象的血压显著升高,常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高血压脑病以舒张压增高为主。
34.骨牵引适宜于青壮年长期骨折脱位的治疗。
35.接触隔离制度:指在医疗机构中,对患有传染病的患者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的一种制度。
交叉感染:指在医疗机构中,由于患者、医护人员等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疾病传播现象。
改写:在治疗破伤风时,需要遵守接触隔离制度,使用过的敷料应该焚毁,以严格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6.护理之前:指进行护理操作之前的时间。
改写:更好的安排换药时间是在早晨进行护理操作之前。
37.肺换气:指肺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静脉血:指经过身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供养后,返回心脏的血液。
动脉血:指经过心脏泵出后,供应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液。
改写:通过肺部的呼吸作用,将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
38.支气管扩张:指支气管出现异常扩张的疾病。
痰量:指病人每天咳出的痰液的总量。
引流:指通过管道将体内积聚的液体排出体外的过程。
改写:支气管扩张患者每天咳出的痰液量可能高达数百毫升,痰液需要分为三层,引流操作最好在饭前进行,以避免呕吐。
39.心力衰竭:指心脏无法满足身体需要的一种疾病。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指心肌细胞代谢能量的过程出现障碍的情况。
兴奋-收缩偶联障碍:指心脏收缩和松弛的过程出现障碍的情况。
心肌结构破坏:指心肌组织的结构受到损害的情况。
改写:心力衰竭的主要机理包括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收缩偶联障碍和心肌结构破坏。
40.中心静脉压:指心脏周围静脉内的压力。
有效血容量缺乏:指血液循环中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情况。
补液:指补充体内缺乏的液体。
改写:在抢救中毒性肺炎时,如果中心静脉压低于6厘米水柱,需要快速输液以补充有效血容量缺乏;如果中心静脉压在6-10厘米水柱之间,则需要适当输液;如果高于10厘米水柱,则需要慎重补液。
41.粘连性肠梗阻:指由于肠道粘连导致肠腔狭窄而引起的肠梗阻。
改写:最常见的机械性肠梗阻是由肠道粘连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
42.玫瑰疹:指伤寒患者皮肤上出现的淡红色皮疹。
改写:伤寒病患者皮肤上出现的淡红色皮疹称为玫瑰疹,通常在患病后10天左右分批出现。
43.复位:指将骨折的骨头重新归位的过程。
固定:指通过外部装置将骨头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使其能够愈合。
改写:骨折治疗的原则包括复位和固定,并进行功能锻炼。
44.泌尿系肿瘤:指泌尿系统中出现的肿瘤。
无痛性间歇性血尿:指患者出现间歇性的血尿,但没有疼痛的感觉。
改写:泌尿系肿瘤的典型表现是患者出现无痛性间歇性血尿。
45.炎症:指机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防御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