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患者虽然已满二十一周岁,但因为家人的溺爱,心理年龄尚小,对事物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对困难如疼痛的承受能力差,为避免下床活动的疼痛,术后连续卧床12天。
2 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严重,对两个男孩无微不至的照顾,反而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孩子独立能力差。因为母亲术后出现尿失禁(虽未证实与手术有直接关系)父亲担心孩子是否也会有,而这种担心反倒给孩子一个暗示,加重孩子的这一症状。
3 孩子内心的冲突:手术后因疼痛不想下床,但又因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觉得这样做不好,不应该,于是尿失禁成了不下床很好的借口,不是我不想下床,是因为我有病,所以我可以心安理得地不下床锻炼,还有人关心我。
根据此情况,心理医生开始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心理干预,措施如下:
1 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效果,治疗的过程、时间,让患者对病情预期的转归有一个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2 针对因车祸带给患者的紧张与恐慌情绪,医护合力,积极排解。
3 鼓励患者下床适当活动,告知患者正常人躺床上十天也会感到头晕、头痛,更何况是做了脾切除手术以后,头晕、头痛是很正常的反应,下床适当活动有利于身体各部分机能的恢复。
4 引导家人配合通过积极的暗示,鼓励孩子下床锻炼。
5 最后鼓励患者增加独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思考,勇敢面对,不依赖父母。
通过一系列干预,孩子顺利下床,一周后康复出院。 “药物三分治,精神七分疗”。一个临床医生除了有丰富的医学科学知识,还应有广泛的心理学知识。[2]这样才能辨别清楚影响患者健康的真正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佟金花,陈天晓.简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11(2):135.
[2] 王玉仙. 浅谈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应用.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