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精力充沛,社交积极性高,但社交技能差的幼儿,大都属于
A.受欢迎型B.被拒绝型C.被忽略型D.逃避型
112.个体社会化反映了
A.个体与学校的关系B.个体与家庭的关系C.个体与社会的关系D.个体与教育的关系
113.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说明的学前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
A.尊重儿童B.重视儿童积极情感体现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114.儿童在游戏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自由表达自已的内心,尽情显露内在的潜力,说明了儿童游戏是
A.自发自愿的B.自由自在的C.愉快的D.充满幻想和创造性的
115.让儿童扮演站岗的哨兵,结果发现,孩子们竟能原地不动地“守卫”很长时间,这在平时是绝对不可能的。这里用的训练方法是
A.环境体验法B.行动操作法C.角色扮演法D.移情法
116.“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A.个别教育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原则
117.在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中,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需要达到的目标是
A.幼儿园教育目标B.近期目标C.中期目标D.活动目标
118.会选择和利用建造材料,能较正确地建造物体,能和同伴合作共建一组主体游戏,是结构游戏对的要求
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
119.儿童每天都在自发地进行游戏。说明了儿童游戏是
A.自发的、自愿的B.自由自在的C.愉快的D.充满想象和创造的
120.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这是学前教育的原则
A.发展适宜性B.启蒙性C.综合性D.独立自主性
二、名词解释:(共30题,每题4分)
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2.人的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儿童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4.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5.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6.情商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
7.发现式教学法指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
8.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是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指引下来做到的那个区域。
9.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
10.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做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11.教育目的就是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12.蒙台梭利教学法由蒙台梭利创立,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二是蒙台梭利学校任教的教师被称为指导员。他们只要做到三点就够了:观察知道、师范、准备;三是教具——活动材料,蒙台梭利教具。
13.学前教育的独立自主性原则就是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14.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15.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16.直观形象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17.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18.环境体验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