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的难度适中,根据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分布大致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考虑了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试题的题目设计也比较科学合理。题目各层次所占分数比例大致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试题覆盖了各章内容,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需求,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然而,在答卷的整体情况分析中发现,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得分仅为1分,名词解释得分仅为6分。这部分学生可能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不够重视,不记笔记,导致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方面,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但在分析题方面,部分学生只记住了要点,而不能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或者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有欠缺。另外,少部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不够规范,出现了不通顺的语句和错别字。例如,将“语义”写成“语意”,将“家具”写成“家俱”等。论述题方面,学生答题情况也不一致,有的学生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这些都表明学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对教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首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能够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其次,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能力,并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最后,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内容,并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