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美术课,由于没有教材,我教他们画一个大人头,表情很夸张,头发可以自由发挥。底下的孩子笑成一片,孩子们很喜欢画画,在人物的脸上涂上了各种颜色,很有创意。接下来的美术课上,孩子们很认真的在画,我主要强调画面构图饱满、主体物要大、主体物画在中间、画面不能空白。每次作画之前,都会提醒孩子注意。在每节课之前,我都会画好两幅教学范画,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但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工具,纸、水彩笔。
2.不能带孩子到户外动手玩一玩,看看大自然的神奇。
3.有的课需要用到小刀、剪刀,但是,班主任老师不准学生到来,怕弄伤学生。
4.学生动笔画的画太“秀气”,不够大,导致很多空白,不能很好利用纸张。
5.学生家长不够重视,不给孩子买画画工具。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只能尽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动”起来。每节课之前,我都会准备美术纸,因为有的学生没有。在学生画画地过程中,我会逐一指导,及时发现优点予以表扬,把存在的问题指出来。教会学生构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收上来的学生作品中,有的学生很有想法,用色大胆,构图别致,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其实,我很希望每一个学生能有一个画画本,把每一次作业留下来,期末的时候还可以办一个画展,学生与家长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可是,仍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进一步去探讨,与家长去沟通。
美术课堂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5
一、对美术《课标》的误解
1、误认为要“美术文化”就不要“知识技能”。
《课标》指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因此,有些教师认为美术学科注重美术文化学习,知识技能不重要了,或者可以完全屏弃了知识技能。教学中只要根据课前收集的大量图片、录像资料,引领学生欣赏,师生一起在欢乐的游戏中感受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要求教师的课堂示范;认为要当一名美术教师只要知道一定的美术文化知识便可,无需有专业的美术技能、技巧了。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但不涉及美术技能技巧的教学,而且就连学生对技能方法提出疑问时,教师也不作正面的回答。认为这样是体现《课标》理念的课堂教学。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对《课标》的错误认识。
2、误认为“师生互动”就是“满堂提问”。
《课标》提到:“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精神,想尽了办法去构建互动的课堂,包括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认为这样就体现了师生交往互动,以至出现了一系列价值不高或无价值的提问。
3、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
《课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提倡“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会增加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机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但教师为了突显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往往会出现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形式,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只要有疑问,无论问题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通过讨论这一方式来完成。
二、在新一轮的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美术教学有了专用的教室,学生也有了专业学美术的良好环境,这无疑是有利于美术教学质量提高的。然而,轮到去专用教室上课,学生整班迟到或部分学生无故缺席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之前的语、数、外等“主科”老师或拖课或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才能离开,待到下一节上课铃声响时才让学生走,甚至有的学生还被留在教室里补课,等学生到美术专用教室时,便迟到好一会儿了。这样,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就打了不小的折扣。
三、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大多喜好美术,虽然他们之间的美术表现能力不一,但他们对于上美术课还是兴趣浓厚的。我在美术教学中发现,一堂美术课要让学生很好地完成符合教材要求的作业难度较大,有些时候学生刚进入状态便快要下课了,而美术作业不便拖到下课时间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是不情愿地收起绘画(或手工)工具,将作业交出来,这样的作业“半成品”的居多,做得特别快的虽能做完,但比较“粗糙”。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技能的训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目前国家虽设有艺术教育委员会,对艺术教育有一系列的规划,也时常开展一些艺术教育活动。但在我国高考制度的大背景下,美术等“副科”课程的教学评价从上到下未能真正得到有效规范,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也没有具体的评价方案和检查指导等措施,大多数学校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缺失,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美术等“副科”教师在学校中地位降低,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许多农村学校尚未配备专职美术教师,美术课是否真正开设都成问题,评价就更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众多矛盾交织、叠加,对小学美术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影响颇多,对实施“体艺2加1”工程提出了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美术教学健康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策略一,建立自上而下的美术教学管理体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要有专人负责,要求学校根据美术课程设置配备合格的美术专任教师。同时,完善美术教学设施,要有管理、检查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使美术教育在每一所学校里都能较好地开展。
策略二,建立自上而下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工作,把美术教学常规工作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评价的内容之一。
策略三,切实实施“体艺2加1”工程,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一把手都要亲自抓,层层规划、层层落实,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各级主管部门齐抓共管、学校上下齐心协力的浓烈氛围,遇到问题及时化解,并进入教学管理常态体系,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策略四,定期开展校园艺术节、美术教学研究、美术课题申报等活动,鼓励美术教师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或走出去参加全国性的艺术活动,并从评价机制上加以实施,使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成为学校和美术教师共同的需求。
策略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定期开展美术教师业务培训活动,从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学能力、教师的美术素养等方面加以培养,形成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只要努力就能上“台阶”这样的成长机制,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实现“体艺2加1”目标。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还处在实验阶段,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难免存在误解和片面认识,应提倡广大美术教师用教育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来分析和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美术教学改革把握好正确的方向。
美术课堂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6
一、美术教学的现状。
1、观念落后,重视不足。对于美术是副课的观念从领导到老师、家长、学生自始至终不能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农村学校不开美术课,或者课程表上有,上的是其他科目,即使开设了美术课,也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职,只是领着孩子们随便画一画,不符合当前美术教学的需要,谈不上专业知识的传授,所有这些可以说是教育评价方式滞后的弊端性所导致。
2、现行教材与农村学生的学习实际并不适应。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目标、理念,结合农村中小学校的实际,科学地选择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
3、地方经济的制约。我们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困难,一周的零花钱也是屈指可数,加上家长对此项开支并不认可,甚至认为还不如买点好吃的更实惠。即使经济条件允许,在农村商店也很难买到美术课需要的用品,美术课上学生顶多只能拥有铅笔和美术本,能名拥有一套水彩笔就是很多孩子的奢望。
4、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简陋。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很多的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即使有也兼代其他统考科目,常常忙于统考科目而忽视美术课,学校也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和教学用具。
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面对当今农村中学在美术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变当前美术教育的尴尬局面。
1、首先要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美术教学是利用艺术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人生教育的大课堂。通过美术教学这一课堂形式,使孩子们对美的朦胧追求和无所羁绊的原创冲动能够得以升华和提高。
2、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业务交流正常化,不断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以中心教研组为龙头,做好教材的通研以及集体备课活动,让专职教师带去兼职教师,从整体上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水平。
3、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师,应懂得尊重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使我们能够心动的地方。他们的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对于孩子们的作品,美术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热情辅导,切忌给孩子们泼冷水或武断的否定。尊重孩子们的原创思维,认知孩子们的潜在优势,把学生群体摆在主导地位才是搞好美术教学的必要途径。
4、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利用身边的大自然进行美术教学。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做风筝,放风筝,画放风筝的场面,在训练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描绘树木,含苞欲放的花蕾,秋天的野果、叶子,感受大自然的美,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
5、拓展教学面。可以给学生开设篆刻课,利用橡皮和刀子写刻自己的姓名进行创作,给孩子们讲述文字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欣赏名家的篆刻和创作技法。把根雕、奇石、盆景作为教学内容移入课堂,教他们如何去审美并在生活中发现,进行简单的创作和收集。让学生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书法教学中,软硬笔并重,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6、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成立书画、硬笔书法、剪纸、折纸、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学校定期举行艺术作品展览,并开展评奖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当然这一切的实现是以师资配备的到位为前提的,尤其是小学,如果能够配齐师资,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是广大农村孩子的一件幸事,也是我xx教育的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