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精选2篇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精选1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錾(zàn)银 炮(pào)烙 度(dù)长絜大 六艺经传(zhuàn)
B. 囊(náng)括 罪愆(yǎn) 残羹冷炙(zhì) 羽扇纶(ɡuān)巾
C. 哆(duō)嗦 怂(sǒng)恿 战战兢(jīng)兢 安然无恙(yàng)
D. 蓊(wěng)郁 猗(qī)郁 游目骋(chěng)怀 横槊(shuò)赋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惊讶 斟酌 只言片语 锱珠必较
B. 洗练 漩窝 准备就绪 自命得意
C. 玄虚 凝聚 促不及防 心心相映
D. 璀璨 涸辙 急不暇择 黯然神伤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位博士生的春节返乡日记》并不是 的学术报告,而是一位从大别山走出去的知识青年的社会观察随笔。文中对黄冈农村的生活状况及乡村没落的许多描述,引发了不少网民的 。
②古镇有一条石板街,石板街用清一色的青石条铺成。青石一块紧挨着一块, 。街两旁是一色的青砖黛瓦房,瓦房的进深很长,门面皆为店铺。开市时,家家打开大门,摆满货物,街道上人头攒动,打货的、卖货的叫喊声 。
A.严谨 争议 错落有致 此起彼伏
B.严肃 非议 有条不紊 此起彼伏
C.严谨 非议 有条不紊 络绎不绝
D.严肃 争议 错落有致 络绎不绝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素有“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水、陆、空交通便利,丰富而又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的建成,为武汉深水港建设和通江达海的航运发展提供了优越的配套资源。
B.根据湖北人彭高峰寻子故事拍摄的电影《失孤》近期在全国公映,影片中的武汉话、鄂A牌照汽车、滔滔长江水、巴河铁索桥等湖北元素给人以全新的视听享受。
C.在解答阅读中的探究题时,我们经常会出现审题不清、要点不全、脱离文本泛泛而谈等错误,为了避免这类问题不再发生,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微专题训练。
D.在五台山、千岛湖等著名景区被警告后,国家旅游局将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动,重点整治欺行霸市、垄断市场、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孔乙己》《药》《祝福》《阿Q正传》等14篇小说。这些小说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B.《雷雨》整个剧情发生在从上午到午夜两点一天的时间内、周家的客厅和鲁家的住室两个场景里,集中展示了周、鲁两个家庭及其成员之间前后30年间的矛盾纠葛,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
C.在《哈姆莱特》中,莎士比亚常常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在奥菲利娅落水而亡的悲惨场面后,紧接着掘坟墓者插科打诨的场面。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的奇妙混合,创造了奇特的悲剧效果。
D.《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天人共美:一种生态的理念
杨国荣
生态之域的视域首先表现为“以人观之”。宽泛而言,“以人观之”也就是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来理解和评判世界,这种“观”包含多方面的意义:它不仅涉及狭义上的理性认知,而且关乎价值的关切。狭义上的理性的认知具体表现为在事实层面上对自然本身、自然与世界关系的把握,价值的关切则以天人之间的价值意义为指向。中国哲学很早已意识到以上方面。孟子曾指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涉及“亲”、“民”、“物”三种不同的对象,对待这些对象又有“亲”(以亲情相处)、“仁”(以仁爱之心相待)、“爱”(以珍惜、爱护之心相待)三种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后者也属广义上的“观”——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考察与把握。不仅对“亲”(家庭伦理领域中的成员)、“民”(一般社会成员)要给予价值的关切,而且对广义上的“物”也应当有一种珍惜、爱护(“爱”)之情,这种情感在实质的层面渗入了价值的内涵。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仁者与万物一体”等观念。“民胞物与”、“万物一体”意味着将世界之中一切对象都理解为与人相关的对象,并赋予它们以相应的价值意义,这一看法的内在的要求是对人之外的其他对象给予应有的价值关切,其中也体现了以人观之的价值内涵。
中国哲学不仅在实质层面涉及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而且也提出了如何展开这种价值关切的总体观念或总体原则。后者可以用《中庸》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来概括,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对待自然对象的角度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这里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同样有其存在的意义。以上主要从天人关系的角度,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在理解和对待自然方面的价值取向。
引申而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不仅表现为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原理,而且构成了把握人与人关系的出发点。从本原的层面看,人类社会中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在社会领域中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彼此之间应共同存在而非相互排斥。与之相联系,这些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在享有、运用自然资源上应该具有平等的权利:按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原则,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所拥有的以上权利,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而不能仅仅强化人类部分成员的权利,否定、排除其他成员的同等权利。但是,在人类历史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以上原则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相反,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某些阶层、某些集团、某些民族、某些国家在利用、消耗自然资源方面远远超过甚至压倒其他的阶层、集团、民族和国家。这里无疑包含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平衡,这样的不平衡如果不加抑制,同样将导致生态的问题:当社会领域的某些成员、集团、民族、国家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时,天人之间的不平衡往往会进一步加剧,正如前一代人对自然的过度占有,将导致后来世代的生态危机一样。以上事实表明,今天的生态问题,与社会上不平等地运用自然资源有着难以否认的联系。
可以看到,在天人关系之后,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前面所提及的看法,即生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与之相应,解决生态问题也需要从人的角度加以考察与理解。如前所述,以人观之的“观”既涉及以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也包括从价值的视域看待世界。从逻辑上说,如果单纯地基于工具层面的理性去理解天人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会引向过强的功利意识,并进而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以人观之”所涉及的以上价值关切对于抑制这种偏向,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选自《文汇报》2014年12月9日,有删改)
6、下列对“以人观之”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