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框”字最后一笔是“―”,用部首查字法查“木”部,再查六画。 ×(判断对错)
(5)千百年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水浒传》中的吴用,成了家喻户晓的智慧的化身。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了多义字、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查字典、词的感情色彩、名著、课文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回顾所学知识,再结合日常积累的知识进行判断。
【解答】(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此句中第一个“知”字,读作“zhī”,意思是知道,最后一个“知”字,读作“zhì”,同“智”,聪明的意思。故题干表述正确。
(2)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王很是器重蔺相如,位高于战功卓著的将军廉颇心里觉得很憋屈,决定要在要当着众人的面羞辱蔺相如一番,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团结利益,不想和将军廉颇内斗,处处躲开廉颇。当廉颇知道真相后,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请罪,将相团结,一心为国,就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了。故题干表述不正确。
(3)“邯郸学步、刻舟求剑、亡羊补牢、拔苗助长、狐假虎威”都是带贬义的词语。故题干表述正确。
(4)“框”字的笔画顺序为:横、竖、撇、点、横、横、横、竖、横、竖折/竖弯。所以最后一笔是“竖折/竖弯”。故题干表述不正确。
(5)《三国演义》中蜀军的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人物是吴用,外号“智多星”。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5)√。
三、口语交际,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5分)
10.(3分)我发现了一棵小树苗被风吹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身来,把手伸向小树苗,这时,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花草树木,我忙向他解释。
(1)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向老师解释?
您误会了,是风吹倒了小树,我是想把小树苗扶起来。
(2)值日老师听了你的解释,他不但向你表示歉意,还奖励你一个任务,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宣传语。(宣传语中不能出现“爱护”“禁止”这两个词语)
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它们。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宣传标语。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解答】(1)考查了口语交际。注意说话语气和态度。
(2)考查了宣传标语。根据要求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宣传语即可。
故答案为:
(1)您误会了,是风吹倒了小树,我是想把小树苗扶起来。
(2)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它们。
四、快乐阅读,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9+16=25分)
11.(9分)课内阅读
我爱在树林中漫步,静听那(阅 悦) 阅耳的鸟啭和虫鸣。这里没有刺耳的噪声,没有城市的喧嚣。噪声使人心情烦(燥 躁) 燥,精神疲劳,树林里却永远是安静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如同张挂在舞台上的吸音(帷 维) 维幕,能把大部分噪音吸收掉。有人做过试验,1.5千克炸药爆炸发出的声音,在空(旷 犷) 犷的地方,能传播4000米远,而在树林中,400米以外就听不见了。要在城市和工矿区减少噪音的干扰,就少不了这绿色的消音器!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请找出选文中的一组反义词:喧嚣、安静。
(3)选文中“绿色的消音器”指 树林。
(4)选文运用了 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5)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把这个中心句写出来。 我爱在树林中漫步,静听那悦耳的鸟啭和虫鸣。
(6)除了减少噪音,你认为树林还有哪些作用呢?(至少写两点)
①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②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分析】文章主要写了“我”喜欢在树林中漫步,因为这里没有刺耳的噪声,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那悦耳的鸟啭和虫鸣。
【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悦耳”的意思是非常动听。故选择“悦”,划掉“阅”。“烦躁”的意思是烦闷急躁。故选择“躁”,划掉“燥”。“帷幕”的意思是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故选择“帷”,划掉“维”。“空旷”的意思是地方平坦宽广,并且没有树木及建筑物等。故选择“旷”,划掉“犷”。
(2)考查学生中找反义词的能力。喧嚣:声音大而嘈杂。安静:没有声息;没有喧哗吵闹声。故这两个词语互为反义词。
(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可知,选文中“绿色的消音器”指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