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1.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
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说念
C.时间久远脱离现实 D.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
2.《庄子·则阳》云:“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孟子·滕文公上》云:“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说明战国时期
A.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B.按血缘划地而居已不能维持
C.小农经济渐趋形成 D.民间社会风俗出现颠覆变化
3.公元前133年,多次朝议后,汉武帝决定发兵30万征匈奴,企图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但终因汉朝官吏“具告单于”,匈奴全师而退,使汉军无功而返。据此推测,汉武帝此后采取的针对措施有可能是
A.实施推恩令 B.建立中朝 C.推行察举制 D.设置刺史
4.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
“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
5.唐朝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
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
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表明
A.唐代皇权受到极大削弱 B.政事堂负责最终行政决策
C.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 D.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明性
6.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
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这一规定
A.反映土地买卖趋向制度化 B.推动租佃关系日益规范
C.表明了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限制了土地买卖的进行
7.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
A.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
C.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 D.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
8.乾隆四十一年,清政府将降清的原明朝官员编入《贰臣传》:其中,投降后对清朝赤胆忠心的,编入甲编;在清朝为官但又心怀怨恨的,编入乙编。乾隆四十八年,又编成
《逆臣传》,把降清后再次反叛的官员收入其中。这主要说明
A.清朝很注重文化典籍的编撰 B.明清改朝换代造成思想领域的混乱
C.政府力图构建封建道德标准 D.满清统治仍然不够稳固
9.《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申报陈述);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10.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商品输出
C.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11.1873年,上海《申报》载有“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的广告,之后该厂又刊登广告,称“专造大小火轮机器,已经造起数艘,快马如飞……有小火轮出售,由英国来的”。据此可推断发昌号
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受外国资本控制
C.是洋务派开办的近代民用工业D.已是近代性质的企业
12.下表数据的变化说明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