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B.对外贸易总量减少
C.海关税收主要依靠鸦片税 D.对外贸易逆差扩大
13.在古希腊,泰勒斯推测万物始源于水,因为液体、固体和蒸汽都是水的存在形式。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因为火非常活跃,能转变成万物。这反映了
A.人文精神已经形成 B.理性精神开始萌发
C.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D.古代科学荒诞不经
14.罗马法规定,对父母一方不是自由人的,采取“子女身份从母”的原则,还详细规定自怀孕至产子,只要生母曾一度取得自由权,即使分娩时是奴隶,子女仍为自由人。这一规定
A.反映出阶级矛盾缓和 B.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
C.传承母系社会的特点 D.巩固了奴隶主的统治
15.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16.一般认为,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对专制,确立民主制度,但研究近代史时,有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专制王权“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代议制的确立 D.英国工业革命
17.有启蒙思想家曾说,“如果是同一个人,无论他是为贵族利益还是为人民利益,在运用这三种权力,也就是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公众决定的权力和对个人事务审判的权力,那么就会终结所有的东西。”该思想旨在
A.避免专制独裁 B.实现人民主权 C.遵守社会契约 D.建立法治社会
18.杨和平在《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中写道: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是革命的倒退 B.国王“统而不治”是妥协的结果
C.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
19.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 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20.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对民主深恶痛绝,1787年宪法签字人和执笔人之一的莫里斯说:“我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无论何处,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汉密尔顿更是直接指出:“民主是一种疾病。”这一现象说明
A.民主不代表人类发展方向 B.美国不适合建立民主政体
C.美国人倾向于建立共和政体 D.民主制度必然带来专制独裁
21.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
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
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2.19世纪70年代某画家写到:“现在庄稼汉是鉴定人,因此必须表现他们的利害关系……由此可推断,他的绘画风格应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画派
23.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
A.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D.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
24.《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一书中认为“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
B.社会主义者、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具有共同的阶级立场
C.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受益者
D.工人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