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时也者,无乱而不治者也。
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无用此区区小明也。故天下视日月之光,俨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尝可以一日无焉。天下尝有言曰: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使雷霆日轰轰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
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将曰是惟无及,及则精矣。不然,吾恐奸雄之窃笑也。
齐威王即位,大乱三载,威王一奋而诸侯震惧二十年。是何修何营邪?夫齐国之贤者,非独一即墨大夫,明矣。乱齐国者,非独一阿大夫,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易知也,従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约而成功博也。
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举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历数之至于九,而不知其一,不如举一之不可测也,而况乎不至于九也。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天下有大知,有小知 知:通“智”,智慧 B.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 被:覆盖
C.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 约:节约 D.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 毁:诽谤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俨然其若君父之威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C.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 不知东方之既白
D.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作者将治国者分为“圣人”“贤人”“愚人”三个层次,目的是为下文议论张本。B.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你,提出论题:治国不能只凭“雷霆轰轰”,而应“用其明”。
C.后三段作者扣住“精”字,反复论证了愚者“功不成”是因为“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
D.文末以举其一而可知九的道理,强调了齐威王“易知而精之”,含有明显的讽谏意义。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雷霆日轰轰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4分)
(2).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4分)
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既 不 能 常 又 不 能 时 悲 夫 殆 哉 夫 惟 大 知 而 后可 以 常 以其 所 及 济 其 所 不 及 而 后 可 以 时 常 也 者 无治 而 不 治 者 也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唐)
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为迁客
塞上闻吹笛 高适
,风吹一夜满关山。?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梅花:假借笛曲名《梅花落》中的梅花。?此诗写于1129年,迁客:被贬谪之人。去长沙:汉代贾谊因受到权臣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注】
19. 两首诗都选用了 意象,描绘出对 一事的感受。(2分)
20.这两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分别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豢煎灸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墨子·非乐》)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篇。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秦伯》)
21. 从《墨子·非乐》所选文字看,墨子反对音乐的理由;从《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看,孔子弘扬音乐的目的是 。(2分)
22.联系上面选文,请评析墨家与儒家为何对音乐持不同态度。(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以赂秦之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苏洵《六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