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句译为:我对他的学说毫不赞成!
(5)第三段柳宗元先说“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其孰能知之?”指出天地山川都有其自然的内部规律,并不是为人类社会而产生地震或断流现象;其次举老妇和老圃的例子对比“天地之无倪”指出天地变化“其孰能知之”的道理,最后列举伯阳父的话,批判其自我矛盾之处,即国家灭亡不是上天造成,而如果是人为原因,就怪不到地震河流上去,得出“吾无取乎尔也”的结论,彻底否定其理论;
答案:
(1)A;
(2)B;
(3)C;
(4)①像伯阳父那样认识这些天地情况的,不是愚蠢就是糊涂;
②我对他的学说毫不赞成!
(5)①首先阐述山川只是物质存在,是阴阳之气的流动造成了大地的震动,不是与人商量,由人安排的,直接点明“天人相分”的论点;
②其次运用对比论证,说明老妇烹调、老圃灌园可以改变物体形态,但天地无边、阴阳变化无穷,天理难以被人感知;
③最后驳斥了伯阳父将国之亡归因于几条河流的荒谬。
译文:
左丘明的《国语》,这些文章广博深邃、卓越出众,本来是时尚人们所沉溺贪好而不能停止观看的好文章。但他的言论大多有欺骗惑乱之意,不都符合圣人之道。我担心世上求学的人沉溺于他的文采却在是非正误的界限中混乱了,这就不能沿着中庸来进入尧舜圣君的大道。遵循这些道理,写了这篇《非国语》。
周幽王二年,泾水、渭水、洛水域都发生地震。伯阳父说:“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之气,不能错失自己的次序,如果错乱了应有的位置,民众就会大乱。阳气滞留在内不能出来,阴气受到压制不能散发,于是便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就是阳气不在自己的位置而压制了阴气。阳气失位而处于阴气的位置,河流的源头一定会阻塞,水源被堵塞,国家必定灭亡。水流畅通、土地湿润才能生长万物为民取用。水流不畅、土地干枯,百姓就缺乏财用,国家不灭亡还能怎的?过去伊水、洛水枯竭而夏朝灭亡,黄河枯竭而商朝灭亡。现在周的国运如同夏、商二代的末世,而河川的源头又被堵塞,源头堵塞水流必定枯竭。立国一定要依靠山川,山崩水竭,这是败亡的征兆。河流枯竭,山岭一定会崩塌。这样的国家不超过十年便会灭亡,这是数的极限。凡是被上天厌弃的,是不会超过这个极限的。”这一年,泾水、洛水、渭水流枯竭,岐山崩塌。十一年,幽王被杀,周都因而东迁。
柳宗元非议说:高山和大河,不过是天地间的自然物体;阴气和阳气,不过是天地间的元气。它们自己运行,自己休止,自己屹立,自己流动,这哪里是与人商量过的呢?它们自己冲击,自己枯竭,自己崩塌,自己缺损,这哪里是人安排的呢?自然界的事物本来是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的,而像伯阳父那样认识它的人,不是无知就是糊涂。用锅煮饭,汤水翻滚蒸气升腾必然会煮烂各种食物;引水灌田,水势奔腾波浪激荡必然会破坏田里的土 石。这些老妇老农所做的事,尚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何况天地之大无边无际,阴阳变化无穷无尽。阴阳二气,充满于茫茫无际的天地之间,有时聚集,有时分散,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好像车轮滚动,好像纺机运转,它们的变化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伯阳父说:“水源堵塞了,国家必然灭亡。”“人们缺乏财物,国家还不灭亡吗?”这又是我们不能理解的了。这里所说的究竟是天造成的呢?还是人造成的呢?如果说是天造成的,那么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如果说是人造成的,那么由于缺乏财物而导致亡国的,难道没有其他原因吗?何以硬要说是那几条河的过失,还说“天既要抛弃一个国家,不会超过十年”,这就越发荒谬了!我不同意他的这些看法。
【点评】文言实词推断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
(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
(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
(5)互文对举。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3.(7分)(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
(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解答】(1)据对比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来分析;关键是“其道”的理解,“其道”是君子之道,仁德之道,即使用正当的方法;这句话是说如果不是用正当方法取得的富贵,君子就不会居处于富贵中;如果不是用正当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会摆脱;表现君子始终以仁德为要,以贫富为次;
(2)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
以:按照;其道:遵循仁德的正当方法;去:摆脱,使……离开;
整句译为:不按照遵循仁德正当方法摆脱贫贱处境,君子就宁愿不摆脱;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以:按照,遵循;得:得到;去:摆脱;
整句译为:按照遵循仁德的正当方法得到的贫贱处境,君子就不会刻意去摆脱;
答案:
(1)“其道”是指正当的方法或仁德的道理;孔子认为君子无论是想取得财富,还是想摆脱贫贱,都一定要遵循仁德,采用正当的方法;可见对君子来说,仁德与正当比贫富处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