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Ⅱ卷)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Ⅱ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司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同些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二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三是白媒你。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派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报信息不但会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
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
“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放猖
废名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美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中田道士平领看在神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运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又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又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有删改)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