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大小:0B 5页 发布时间: 2024-01-07 09:36:12 6.48k 4.58k

【解析】D(此项是国人对国外节日的态度,并不能说明中国传统节日式徽。)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

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

D. 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

【解析】C(A项在第一段,是“专家们认为”,联系第二段,作者不太赞同,认为并非真正原因,并提出了自己认为的真正原因。 B项在第二段“很多专家”,作者也是不赞同的,认为只是表面原因。 D项说明的是“节日式微的内容”,并非说明原因。 C项要在第二段仔细阅读后,抓住“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一句来理解,关键词是“文化”二字,C项前一句是在解释“异化”,后一句是在解释“物化”。)

7.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5分)

【答案】:(1)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正日渐式徽,所以需要保护和传承。

(2)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教育、宣传活动。 ②在传统节日开展新的民俗活动,以增加其新的内涵。比如端午节时,应通过电视、网络向广大青少年朋友大张其鼓地宣传其由来,是为纪念谁可举行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比如举办屈原的有关诗句竞赛,包粽子比赛,观看划龙舟比赛等同时还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内容和纪念形式上有所创新,增强节日的吸引力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②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注】①机:吉凶之兆。 ②伍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今属湖北监利)人之子胥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嚭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译文: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寝指帝王的坟墓,也形容面貌难看)。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吉凶之兆。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把世人心目中的不利的东西看作有利的东西,知道把别人所厌恶事物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事物,这就是明智的人与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家族,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祷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人世间。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宋国有一个农民耕地的时候,得到了一块宝玉。他把玉献给司城官子罕,可是子罕却不愿收下。农夫说:“这是我们种田人的宝贝呢!请相国赏脸把它收下吧!”子罕说:“你把玉当作宝贝,我却把不接受你的玉当作宝贝啊!”所以宋国一位道德高尚的长者知道后,赞许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看作宝物的东西跟常人不一样啊!”

假如现在把百金和抟成的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我死,王则封汝 则:如果

B. 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巧诈

C. 见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撑

D.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抟:捏成团

【解析】A(为…….则……:如果……那么就……)

9.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一组是

①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②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

③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

⑤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⑥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

A. ①④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⑥

【解析】C(从题目看,是要找出能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事例或论据,①是全文观点,④是伍子婿评价江上老人,⑥是说明“受”与“不受”的原因)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本文以历史事实、生活实例等为论据,夹叙夹议,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