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7.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18.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明明是一项限期两个月的作业,你就是要怀着愧疚自责的心理,一直拖到交作业前一周才匆匆开始,结果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最后匆忙赶完的作业也很不尽如人意,如果总是这样,那么 ① ,拖延堪称当代生活的“绝症”,身处其中的人会感到极度焦虑,但还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满怀负罪感地干其他的事情,任务一拖再拖,时间越少焦虑感越强, ② ,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 ③ ?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让你产生行动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卡上,不超过75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B 6、①逆来顺受,无动于衷。②勇敢面对,采取行动。7A 8、①画线句使用比喻、排比及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刻画了老人、老牛及老犁的形象。②画线句采用总分总式的叙述方式,有头有尾,使读者读来浑然一体。③画线句语言风格浅白流畅,亲切自然, 句子多采用口语化的表达,读来没有滞涩感。9、①首先体现出的是德贵意识到自己、牛及犁的老迈,到地里后不得不喝水、饮水及泡水。②接下来体现的是德贵对牛和犁内心的亲切感,文章中有对老牛的笑骂和对犁的调笑。③接着体现的是德贵的思考和迷茫,内心对于是否犁地的犹疑不决,通过和老牛及老犁的问题要不要耕地这些心理活动可以看出。④最后是下定决心犁地,德贵觉得老犁说的对,表达是德贵对传统农业精神的守护。10、BFG 11A 12D 13、(1)他如果返回晋国,必然诛杀无礼的人,那么曹君就是第一个被诛杀的人。(2)在壶里装盛黄金,用餐食充满壶,上面又放置一块玉璧,晚上让人赠送给公子重耳。 14D 15、①直抒胸臆,“看破”、“放轻”直接表达自己不被尘世、浮名所牵绊的闲适。 ②诗人的行为,“登山真率饮”“穿林自在行”表现诗人的闲适。 ③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闲适的氛围。16、①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②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7B 18D19、①从内容上强调了俩老头,郭老头、耿老头做任何事情都在一起,表现出了两人之间情感的深厚。②从结构上,相同的、类似的句式,句式整齐形成较强的语言气势,具有音韵美。20、①就是典型的拖延症。②下一次也不会及时改正。③治疗拖延症呢21、你要写一篇报告,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资料、整笔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计划好这三个小任务的完成时间,这样,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22、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