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大小:484.11KB 7页 发布时间: 2024-01-07 15:41:05 4.34k 3.32k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咒”“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C.

首先确定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结构全文.通读全文,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成人不自在”.文章第一段借孙悟空的成长过程提出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是结论,点明人应该像孙悟空那样,在“自在”和“成人”两难处境之间找到“最佳位置”;中间部分是本论,按照“追求绝对自由而不得﹣﹣接受社会规范﹣﹣发挥能力、修心成人”.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能力层级B.

现代文阅读中多义词的含义,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词语含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在语境中临时具有的,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不存在.因而,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然后再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不同含义.

“如来佛的掌心”在文章的第三段,本段的中心是“‘个体人’必须必须遵守‘社会规范’”,再抓住语句“小说采用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不难作答.

“紧箍咒”在第四段,抓住语句“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分析可知,“金箍儿”就是“社会规范”;分析“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可知,“紧箍咒”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约束.

“八十一难”在第五段,只要抓住所在句子“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即可作答.

(3)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内涵,能力层级D.

“西天取经”在文章的第五段,其中心句就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成人不自在”及文章思路分析,“收心养性”是“接受社会规范并约束自己”,这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的艰难过程,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参考答案:

(1)①文章首先以孙悟空的经历为例,提出中心论点“成人不自在”.

②接着写孙悟空的成长,发觉自己空间狭隘,生命有限从而反抗、奋斗,接受约束,戴上“金箍儿”,阐述“不自在”的原因.

③然后写“西天取经”经历磨难,对自我进行磨砺、修心,最后成为“斗战圣佛”,阐述“不自在”的意义;④最后写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

(2)①“如来佛的掌心”意味着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

②“紧箍咒”意味着一种对绝对自由的约束.

③“八十一难”意味着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

(3)“西天取经”在文中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是他“成人”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点评】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七、作文(70分)

11.(7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考点】92:话题作文.

【分析】该题围绕以“这个时代,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为切入点,围绕“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两种观点进行立意;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是影响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好的提升信息的传播速度,能够灵活应对,能够完成任务,就是合理有效的方式.如何围绕合理有效的传播,话多少不是依据,话的质量才是根本,所有创新的手段都要适应现代变化、快速的社会.

结合现实生活,可以讨论在与朋友和家人的沟通中,如何减少矛盾,强化沟通,构建和谐的关系,也可以讨论在创新层次上我们如何构建更为高效的沟通方式.

另一方面,彰显个性当中能够有创新更是一场双赢的方式.这个时代,我们要彰显个性,更要执着于更多创新的手段,那些能够拉近感情,彼此融合、构建良好关系的处理方式都是可以追寻的.

【解答】该作文题依然延续近几年高考的做法,力图体现思辨色彩,想在个性与创新两个词语上做文章.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作文材料:“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此为第一层,俗语提出社会现象.注意“却”是个转折.

“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此为第二层,对于第一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拓展扩充,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补充解释.第二层的意思是,要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问题.”此为第三层,是对于提示语中转折的部分,结语评论.意思是,我们这样的自己的见解新的见解,或许是个性的体现,或许就是一份真知灼见.

揣摩出题者的意图,这篇文章的立意该这样来确定:1、写个性;2、写创新;3、写个性与创新的同向性;4、个性与创新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有以下一些立意:1、我手写我心 2、不走寻常路 3、发出我的声音,在这世界里 4、各美其美 5、熟悉的地方没风景 6、永远走在求新的大道上 7、苟日新,日日新 8、创新,人生处处有捷径.

标杆作文一: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