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⑥作木鸢曷,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A.①②③B.①④⑥
C.②⑤⑥D.③④⑤
(4)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这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班的记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
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②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③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考点】51:文言文阅读.
【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可采用联想课文原句法;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熟背18个常见虚词,且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能力,考生可通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总结即可.
(4)本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注意结合全文总结.
(5)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答时要注意对重点字词、句式的落实.
【解答】(1)A项中的“悼”理解为“哀伤,伤心”.根据文中“昔者楚欲攻宋”可知“墨子”“悼”的原因是楚国要攻打宋国,故“悼”理解为“哀伤,伤心”.
(2)A.助词,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连词,前句表并列关系,后句表修饰关系
C.介词,均解释为“替,给”
D.介词,均解释为“在”
(3)“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①③④⑥均是.②鲁般打不赢墨子,⑤议论语句,强调机关的有效时间很短暂.题干要求为“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故答案为B;
(4)“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无中生有.根据文中第一段的内容可知,墨子去制止楚国发动战争,楚王认为鲁般的机关很厉害,一定能攻下宋国,墨子即和鲁般比试(鲁般攻,墨子守),结果墨子取胜.墨子的目的是通过此举来说服楚王不要发动战争.
(5)①“必”译为“倘若,果真(如果确实)”,“曷为”,宾语前置,译为“为什么”.
②“备具”译为“完全具备”,“等”译为“相同”,“集”本义为“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为“停留,停落”.
③“其”指示代词,“那”.
答案:
(1)A
(2)B
(3)B
(4)A
(5)①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②如果木鸾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③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参考译文:
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哀伤,就从鲁国出发赶路十天十夜,脚上打起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布包裹一下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马上拜会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打的呢?还是要使民众劳苦、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仍还进攻的呢?”楚王说:“如果必定占领不了宋国,又要蒙受不义之名声,我为什么还要进攻呢?”墨子说:“我看您大王一定是既得不到宋国又必定是名誉受损的.”楚王又说:“公输现在是天下有名的工匠,由他来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攻宋城,为什么不能取胜?”墨子回答说:“请让公输假设来攻城,我来防守,演习一下.”于是公输般摆开器械来攻城,墨子也摆出守城的阵式和装备,公输般连攻九次城,被墨子打退九次,始终攻不进城内.这样使得楚王只得息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儒者的书上称赞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老鹰,飞了三天不会落下来.说他们用木头做成老鹰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天不下来,就是夸大.用木头雕刻成老鹰,就因为仅仅像老鹰的样子,怎么能飞上天就不下来了呢、既然会飞翔,怎么能达到三天之久呢?如果真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那么该说终于能一直翱翔,不该说三天不落下来.像社会上流传的话说:“鲁般技艺高超,丢失了他的母亲.”这是说巧工鲁般为他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那上面坐着他母亲,车一跑就不回来了,鲁般终于失去了他母亲.如果木老鹰机关完备,跟木车马一样,那么就会飞上天不下来.实际上,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会超过三天,那么木车马一样也该三天内在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回因此而丢失鲁般的母亲.看来这二件事一定都不符合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