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答案
大小:0B 8页 发布时间: 2024-01-08 11:29:46 17.76k 16.63k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有删改)

(1)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2)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3)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考点】41:小说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家庭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一方面是客观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整体的家庭氛围和相处方式。文章第②段提到了哥儿俩家有院子,第⑨段写了看出家中有厨子,还包括前文中父亲和叔叔去看戏可雇了三辆人力车,可以看出家境优渥,经济状况良好;父亲和叔叔看戏说明家庭有文化娱乐支出,第⑨段写到“书房”等细节背景,妈妈通过嘱咐厨子侧面教育了孩子要善良,这些表现出家庭文化氛围浓厚;文章第③段写家庭吃饭的场景,以及后文中写到妈妈与厨子的对话等细节,可以看出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融洽,对仆人也友善,妈妈的教育方式也给予了孩子尊重,由此可知他们的家庭人际关系和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要先看清它在文中的什么位置,处在不同位置上的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各不相同。再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与文本情节的主要关联,具体分析其作用即可。第⑬段的景物描写是在哥儿俩发现小猫之前。“刚刚天亮”、“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花“香得透鼻子”等景物都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明媚温暖的画面,同时暗示了人物情绪将由昨夜的愤怒转向惊讶、喜悦。这里提到“西边的白粉墙”为后文在墙下发现小猫埋下了伏笔,同时借温暖的阳光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对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文中所使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描写中把握人物,主要应依据故事情节展开,分析人物形象要客观全面,注意主旨对人物形象的限制性。对二乖的描写主要和大乖连在一起,两个孩子的形象进行对比,突出各自的性格特征。第②段“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二乖圆圆胖胖的脸蛋,表现出二乖憨态可掬的外貌。第⑨段和第⑪段两次写到二乖模仿哥哥说话,表现出他爱模仿、言行稚拙的特征。第⑭段写二乖在院子里摘丁香花、看麻雀等,就忘了自己来院子里干嘛,表现出小孩子情绪直接、率真以及注意力爱转移的特点。文章结尾写二乖发现了小猫,十分高兴,表现出二乖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把握整体文章内容及其中心思想,结合上下文概述回答。作者借叙述小哥儿俩的日常,写出了儿童在生活中的率真表现,表达出作者对童真童趣的欣赏。文中涉及到父母对孩子的示范、教育作用,可以看出作者有意识地对儿童教育进行思考,表现出作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故事情节上,母亲在教育中充当了合理引导的角色,叫厨子不要打野猫打太狠,这样设置表现出作者对母爱以及这样融洽的家庭氛围的赞扬。同时孩子童真的“善”和母亲温柔的“善”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善良品质的礼赞。

答案:

(1)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治等。

(2)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作铺垫;“日光”“西边的白粉墙”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

(3)外貌憨态可掬;言行稚拙,爱模仿;情感表达率真;注意力易转移;喜爱小动物,好奇心强。

(4)对童真童趣的欣赏;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对母爱的颂扬;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对善良人性的礼赞。

【点评】规范答题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如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等。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往往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要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

(4)根据赋分分条答题原则。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则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0.(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侯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遗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已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竞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有删改)

(1)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

(2)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

(3)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义,简要概述。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