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15.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解析】
【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文诗中先说笼中的画眉鸟在窗边清风中鸣叫,初听之时,声音还是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此时再听画眉鸟的鸣声,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一般。因此,文诗也认为画眉鸟在“高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别的,对此有所涉及。
故选C。
【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间千啼百啭,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
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进行侧面描写,重点渲染了“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眉鸣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偷悦的往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答案】① . 总角之宴 ② .言笑晏晏 ③ .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④ .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 . 金戈铁马 ⑥ .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宴”“晏”“萧萧”“戈”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 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 “博物馆 +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 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