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对于佩因教授的却除实验,文章采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实验的样本特点和实验的过程,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其实验的意义。
D.文章以啄木鸟和海星为例,分析了关键种的作用,也说明了如何寻找关键种,与结尾“多观察、多体会、多分析,大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相呼应。
E.本文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行文活泼,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郁,如“四两拨千斤”之类的词语,贴切又形象,使文章可读性强。
9.在态度环境中,关键种有哪些作用?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河内凶 凶:发水灾 B.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增加
C.勿夺其时 夺:掠夺 D.然而不王者 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1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填然鼓之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B.移其粟于河内 况于将相乎
C.斧斤以时入山林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D.材木不可胜用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着“民不加多”这一问题展开。
B.在治国方面,孟子认为梁惠王与邻国国君没有本质区别。
C.最后两段阐述了发展生产、教化百性等使民加多的措施。
D.孟子主张植树造林以确保木材够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古代诗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书空:《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期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哆哆”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