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的观点,进行论证。(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2.(14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史,就是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当年走出大萧条靠的是罗斯福新政,而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就是中国的白银危机和严重的经济危机。 ……新政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差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
——摘编自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材料二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各国汇率的任意波动,各个国家更加怀念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1943年9月至11月,英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就战后货币体系问题进行会谈。由于英美两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相差悬.殊,双方会谈的结果是采用“怀特计划”,吸收“凯恩斯计划”中的一些成分。
一一李增刚《国际货市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演 ,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 手.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全的货币使命终结。……而当前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浮动汇率体系。……弹性化、多样化的汇率制度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量剧增,各国发展特色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发、资本项目自由克换化的过程中,汇率制度的弹性化为其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提供基础前提。
——朱丰根、朱延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大蕭条”的标志性事件,以及新政中“导致世界白银市场价格大涨”的措施。(3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体系是如何解决汇率间题的。(4分)
(3)据材料三,指出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货币形态和汇率机制上的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5分)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2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
——《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二·顾炎武》
材料二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辨。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而后此粱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三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物之不切于实用者,虽金玉圭璋,不如布粟粪土!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诳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顾炎武的治学理念。(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此等论调”指的是什么?阐述“此等论调”与“民权共和之说”的关系。(2分)
(3)材料三中“改弦而更张”主要指的是什么?指出陈独秀主张“改弦而更张”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治学理念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2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秋……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 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4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的认识。(6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l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1870年,日本民部省提出:士、农、工、商同受国家保护,士、工、商不纳税,而让农民承担重税是不公平的,“必须减重增轻,使天下民产得以平均”;l872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l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3%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这些措施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
——摘编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和农村政策》
(1)有学者指出,l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