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林木育种学期末试题与答案
大小:477.54KB 7页 发布时间: 2024-01-08 11:51:24 16.24k 15.39k

9、影响扦插条生根(扦插成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扦插成活的内在因素:①树种的生物学特性;②母树和枝条年龄;③插条部位和生长状况;④枝条中营养物质的含量;⑤枝条木质化程度;⑥插穗有无叶、芽;⑦插穗的长度、粗度。影响扦插成活的环境因素:①温度一般树种生根最适温度为20℃左右,常绿阔叶树要求一般为23-25℃。气温低于土温2~3℃。②湿度要求土壤适宜的水分。一般为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为宜。③土壤通气条件。④光照。

10、苗木出圃包括哪些环节?

答:苗木出圃的内容包括起苗、苗木分级、统计苗木数量、苗木贮藏和运输等环节。

11、造林规划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制定造林规划方案,为有关领导和决策部门制定林业发展计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供造林设计,指导造林施工,加强造林的科学性,保证造林质量,有计划地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木经济效益。

12、林地抚育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林地抚育管理主要包括松土除草、施肥、灌溉与排水、栽植绿肥作物及改良土壤树种、保护林地凋落物等。

13、保护林下凋落物的目的是什么?(林下凋落物对林木的作用)。

答:1、凋落物分解后,可以增加土壤营养物质的含量;2、保护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3、使土壤疏松并呈团粒结构;4、缓和土壤温度的变化;5、在空旷处和疏林地可以防止杂草滋生。

14、林分改造的对象是什么?

答:1、“小老头”人工林;2、生长衰退无培育前途的多代萌生林;3、非目的树种组成的林分;4、郁闭度在以下的疏林地;5、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林分;6、生产力过低的林分;7、天然更新不良、低产的残破近熟林;8.大片灌丛。

15、林分改造意义是什么?

答:1、可以增强森林防灾减灾能力,恢复森林的防护功能;2、提高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系统的稳定性;3、能够促进森林的快速增长,提高林木蓄积;4、实现在保障生态防护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效益。5、提升森林的固碳能力,增加生物碳汇。

16、低效人工林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1、造林树种选择不当。2、整地粗放,栽植技术不当。3、造林密度偏大或保存率太低。4、缺少抚育或管理不当。

17、低效人工林的改造技术措施是什么?

答:1、留优去劣,间伐补植。2、深翻土壤。3、开沟埋青、施肥。4、平茬复壮。5、封禁林地。6、其他措施,如清理风倒木、林窗下补植作业,喷施农药和伐除严重虫害的林木等。

18、次生林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1)种类成分单纯,多为喜光与中性树种。2)中、幼龄林与同龄林较多。3)无性繁殖起源的林分多。4)林木早期生长迅速、但衰退也早。5)群落层次结构简单,水平结构多样。6)林分呈镶嵌性分布。7)林分的稳定性差。8)次生林多病虫害。

19、低效次生林的改造措施重要有哪些?

答:1、全部伐除,全面造林;2、清理活地被物,林冠下造林;3、抚育采伐,林窗造林;4、带状采伐,引入珍贵树种;5、局部造林,提高密度;6、封山育林,育改结合。

20、商品林建立复层林有什么优点?

答:1、提高林木生长量,林木蓄积与生物量;2、提高木材质量,增加木材产值;3、节约劳力与更新成本,全年劳力分配合理;4、复层林的森林环境可更好地发展珍贵用材树种。

21、造林整地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

答:造林地整地的特点:1、造林地整地花费劳力和财力较大,受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较大;2、造林地一般地形比较复杂,整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3、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进行整地工序,往往效果比整地的效果好。造林整地的作用:1、改善立地条件,提高立地质量;2、保持水土;3、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4、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

22、适地适树的标准是什么?

答:衡量适地适树的数量标准主要有3个:第一个是某个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第二个是平均材积生长量,第三个是立地期望值。

23、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主要是什么?

答:原则:1)林分密度与经营目的的关系。林种不同,在培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群体结构不同,林分密度不同。2)林分密度与造林树种的关系。林分密度大小与树种喜光性、速生性、树冠特征、根系特征、干形和分枝特点等一系列生物学特性有关。3)林分密度与立地条件的关系,这个关系比较复杂。4)林分密度与培育技术措施的关系。就培育技术措施总体而言,培育技术越细致,越集约,林木越速生,就越没有必要密植。5)林分密度与经营目的的关系。

24、结构合理的混交林有何优点和作用?

答:1)可较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2)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3)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增加林产品种类,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4)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可增加林木的抗逆性。

25、混交林树种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答:树种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总体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植物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相互影响的方式;间接作用是指树种间通过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种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有:1机械的作用方式:伤害、缠绕、绞杀等;2生物的作用方式:授粉、根系连生、菌丝桥等;3生物物理的作用方式:辐射场、热场等;4生物化学的作用方式:化感作用;5生理生态的作用方式:是树种通过改变林地的环境条件而彼此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包括①改变林地的物理环境,②改变林地生物环境,③改变林地化学环境。

七、论述

1、试述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答:适地适树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归纳为两条:第一条是选择,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第二条是改造,包括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选地适树,就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确定了主栽树种或拟发展的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而选树适地是在确定了造林地以后,根据其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改树适地,就是在地和树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之能够相适。例如,通过育种的方法,增强树种的耐寒性、耐旱性或抗盐碱的性能,以适应在高寒、干旱或盐渍化的造林地上生长。所谓改地适树,就是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树种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之适合于原来不大适应的树种生长。

2、试述林分密度的作用规律。

答:(一)初始密度在郁闭成林过程中的作用。初始密度在郁闭成林过程中作用较大。在人工林培育中,如需要森林提早郁闭或在林分长期不郁闭就会根本丧失成林可能的情况下,就有必要适当增加造林密度,以促进幼林及早郁闭。(二)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从幼林接近郁闭时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成熟收获期,尤以在干材林阶段及中龄林阶段最为突出。(1)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在相当宽的一个中等密度范围内,密度对高生长几乎不起作用。树木的高生长主要由树种的遗传特性、林分所处的立地条件来决定。(2)密度对直径生长的作用。在一定的树木间开始有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密度对直径分布作用总的规律是密度加大使小径阶林木的数量增大,而大中径阶的数量减少。(3)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作用。林分密度越大,其平均单株材积越小。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效益,可以用一定的数学公式来表示:V=KN-a(其中V为单株材积,N为单位面积株数,K为因树种而异的参数,a为因竞争状态而变化的参数),此式被称为密度竞争效应幂乘式。当N趋于最大密度时,a接近与,故称之为3/2幂法则。(4)密度对林分的蓄积量的作用。林分的蓄积量是其平均单株材积和株数密度的乘积。在较稀的(立地未被充分利用)密度范围内,密度本身起主要作用,林分蓄积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蓄积量就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不再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密度产量效应的规律到此为止,称之为最终产量恒定法则。(三)密度对林分生物量的作用。在生长的最初时期,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到一定时间后,低密度赶上高密度的产量。(四)密度对干材质量的作用。造林密度适当增大,能使林木的树干饱满(尖削度小)、干形通直(主要对阔叶树而言)、分枝细小,有利于自然整枝及减少木材中节疤的数量及大小,总的来说是有利的。(五)密度对林分生态功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森林碳汇、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影响上。总的结论是,中等密度下林地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多样性下降。

3、试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