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
(3)
①本文作者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态度.②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
③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对本文作者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
(4)
①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②反对滥用暴力.
③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
【点评】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11.
晚清学人
杨守敬
杨守敬(1839一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裁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2)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3)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4)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考点】43:传记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这一过程是解答阅读题的基础,也是关键.
【解答】(1)A项对应区域是第二段“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把这一内容改写为“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意思没有实质上的变化.B项对应区域是第二段“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详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把这一内容改写为“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意思没有实质上的变化.C项这一项对考生有一定迷惑性,因为对应区域不在一处.对应区域之一是第二段“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把这一内容改写为“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意思没有实质上的变化.对应区域之二是,第二段中的“《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第三段中的“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合并在一起. D项对应区域是第二段“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了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由此可知收集珍本古籍时原来并没有什么书名《留真谱》,只是在影印摹刻后才取了这一书名.故“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说法完全错误.
(2)A项对应区域是第四段“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该项由此改写而成,意思没有变化.B项对应区域是第四段“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里是说考据学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而命题人故意把“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当作基础,我们应该能够识别出这种错误.C项对应区域是第三段“…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该项由此改写而成,意思没有发生实质上的变化.D项对应区域是第四段“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该项由这两者组合而成,意思没有变化.
(3)题干中“哪几件事”和“重要影响”是关键点.本文所写之事很多很碎,最好列举哪“几件”事呢?那些出现在特定事件前后的点明意义的升华性句子最值得考生关注,如第一段中的“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第二段中的“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第三段中的“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4)注意题干中使用的是“概括”一词,而不是“归纳”、“总结”,说明命题人不仅要求考生归纳、总结出第一段中“聪明好学,刻苦用功”、第二段“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第三段中“专注学问”“博览群书,潜心研究”、第四段中“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等词语和句子,而且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作更意义上的概括:好学精神,治学方法得当,广泛交游、视野开阔.
答案:
(1)D
(2)B
(3)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4)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
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