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3)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4)把句子放到文中具体语境中.
【解答】(1)B项中“竟”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
(2)A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B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但是”.C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D前“以”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饰.尽管前“以”不好翻译,但后“以”用法比较明确,用代入比较法即可知道两“以”不同.
(3)“寄其里人家”译为“寄送给景淳家”有误.从下文可知,李疑是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没有寄送包裹的事情.此处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邻居家.
(4)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
答案:
(1)B
(2)D
(3)D
(4)C
参考译文:
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一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样.过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
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道:“好人啊,好人!”.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李疑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然而高尚的品行最为人们所称道.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点评】此题考查的考点有以下的几个: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虚词意义用法;3、理解文中句子含义;4、文章内容理解.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培养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三、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共30分.
7.(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C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2)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DE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3)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登鹤雀楼》①景: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理:站得高才看得远.
②诗人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便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注意诗句与分析之间的对应关系.
(2)考查表达技巧,要明确这里运用的是通感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