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大小:0B 11页 发布时间: 2024-01-13 09:25:38 11.94k 9.96k

(2)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文章第②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

①并非无缘.文中的一些片断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乡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归结点.

②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②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3)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

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与情感的铺垫.

(4)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对距离产生一种神奇的感受.当某个人近在咫尺,与你天天见面,时刻相依相伴,你心中却觉得他很陌生,离你很遥远,无法与他沟通,更不用说与他心心相印了;而某一个与你心灵相通的朋友,虽然相隔千山万水,多年不见,但你却感到他仿佛时时刻刻和你生活在一起与你同呼吸、共命运,心心相印.这就是关于距离的一种神奇现象,空间、时间的距离,并不等同于心理的距离.。

【考点】42:散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探讨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

【解答】试题解析:

(1)B项的后半句是正确的,海棠花是文章的重要线索.但是原文说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从“幻想”一词可以判断,海景是虚幻的,而不是真实的.D项从第⑤段的“本来”“可是”等词语中可以断定作者在德国并不是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E项全文主要表现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不是对现实的思考.

(2)①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文章结构特点.全文主要表现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在表现自己的情感时,作者以海棠花为线索来组织文章.所以说,文章虽然说是“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但实际上海棠花正寄托着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对“海棠花”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在回答时,必须要带着一种意识去思考,即多角度意识.对某一个词语的考查,应大体分为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去加以考虑.在解释词语的字面意思时,只需要客观表述出来即可,不需要涉及作者感情和作品内容方面;而在解释词语的深层含义时,应重点结合作品的各个方面和作者的主观情感去分析.如本题目,“海棠花”字面上就是一种花,这是直接意思.而另外,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棠花”是贯穿全文的,是作品非常重要的行文线索,同时,“海棠花”是作者抒情的凭借物,正是借助“海棠花”,作者才充分抒发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

(3)“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作者用了很辨证和充满哲理意味的语言准确揭示了自己当时的复杂心境.想去“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却在现实中经常受到干扰,心境经常发生变化,而影响“我”最大的就是对家与国的思念.这也就对文章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在对“故乡和祖国”进行阐释时,句子中用到了“远”和“近”两个字.本文主要表现作者在身居海外时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结合这一点,就可对这两个字的意思做出解释:远,指的是距离之远;近,指的是心灵之近.这里作者将这二者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结合实际,加以分析.

答案:

(1)AC

(2)①并非无缘.文中的一些片断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乡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归结点.

②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3)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与情感的铺垫.

(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对距离产生一种神奇的感受.当某个人近在咫尺,与你天天见面,时刻相依相伴,你心中却觉得他很陌生,离你很遥远,无法与他沟通,更不用说与他心心相印了;而某一个与你心灵相通的朋友,虽然相隔千山万水,多年不见,但你却感到他仿佛时时刻刻和你生活在一起与你同呼吸、共命运,心心相印.这就是关于距离的一种神奇现象,空间、时间的距离,并不等同于心理的距离.

【点评】延伸阅读题,作者的体验要结合文本,而自己的体验感受,一定要紧扣题干要求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来谈,忌泛泛而谈.

首先,读题目明要求.明确答题的要求(答题的范围、角度等),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疑问点.其次,在文中寻求突破.即看这些关键词、疑问点在文中是怎么解释的.再次,找到文本和生活的契合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有个性的、有创新的解读.

思路如下:

1.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这是答好探究题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性和抒情性语句,把握住这些,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个性阅读,也要尊重文本.探究性阅读讲求个性化认识,但认识不能超出文本这一基础,切不可对文本只作粗略肤浅的浏览就乱作分析,乱下判断,犯误解文意的方向性错误.作者的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应当得到尊重.

3.注意答题格式及层次探究性的题目,往往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表述.因此在回答此类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其次再按次序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2.(60分)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考点】93:命题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看似在探讨“星空”与“实地”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还暗含一个对象,即“人”.因此,题目实际上是探究“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一个比喻性的题目,考生写作时,要赋予“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特定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生发开去,运笔成文.具体立意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星空”指什么,为什么要“仰望星空”,为什么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等.本文最适宜写的文体是抒情散文或议论性散文,也可写成记叙文,但不论选择哪种文体,都一定要在文章中点明“仰望星空”的喻意,并且在文章中阐明“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解答】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墨子: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