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2)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3)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把握人物心理变化的基本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语言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C.“思想意识转变过程”错误,根据小说全文内容可知,小说结尾处的“赞叹不已”并非是人物对“有声电影”有了充分了解之后作出的评价,而仅仅是附和他人的从众行为,因此小说中人物自始至终对“有声电影”都是无知的,并没有思想意识上的转变。
(2)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小说的叙事脉络,结合具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揣摩市民对新奇事物的心态。第①段“二姐还没有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可知他们对待新奇事物有先入为主的主观看法,没有进行实际的观察认识,可见其傲慢自大的心态;第②段“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可知二姐本来对有声电影不屑一顾,但听说有说有笑有歌后又想“开开眼”,体现了其从众的心态;根据第⑧﹣⑨段,众人来到电影院后并没有真正坐下来看电影,反而聊起家事,体现出了众人并非真的想了解有声电影,可见其不愿接受新事物、固步自封的精神状态;第①段“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大家都赞叹不已’”,这里众人附和四姨赞叹电影不仅反映出他们从众的心态,不愿深入了解新事物,而且隐隐刻画出他们在新事物面前局促不安,他们无法真正了解新事物,只能借助附和他人掩盖自己的焦虑。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语言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关键性的语句进行具体把握,找准其具体特点,并分析其妙处所在,第①段“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借用古语,起到了讽刺二姐先入为主的效果,使读者读来饶有趣味;第⑦段“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第⑨段“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其中的“文明”“感化”正话反说,实际上是说二姐内里的不文明,以及观众对众人喧闹的反感,起到反讽的效果,具有幽默性;第⑧段“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地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和齐整的句式,以打油诗般的语言描绘出众人找座位的乱象,令人啼笑皆非;第⑥段“她确是有志向前迈进,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第⑨段“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通过生动地描写不同人物的行为,展现其身上的可笑的特点,并运用夸张等手法,令人忍俊不禁。
答案:
(1)C
(2)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典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3)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千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豹子咆哮如雷,着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点评】规范答题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如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等。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往往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要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
(4)根据赋分分条答题原则。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则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3.(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东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
材料二: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材料三:
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1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产业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将智力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制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2011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然,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