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所划定区域内使用的场道、航空器和运输服务勤务车辆都属于特种车辆。
民航特种车辆--分类:机务保障车辆、地面服务车辆、货运运输服务车辆、机场道面维护检测车辆(设备)、相关保障车辆(设备)
当飞机在地面进行通电检查、维修保养、航前航后、清洁或加油、装卸货物时,需要地面的外接电源为机上部分(或全部)电气负载供电。
货物运输服务车辆主要包括:升降平台车、行李拖车、行李传送车
相关保障车辆(设备)主要包括:救护车、消防车、应急救援车辆和设备等
机场考试综合基础知识2
一、民航运输基础知识
(一)航空运输的特点和作用
1.现代运输业的五大运输方式及特点:
铁路运输:运量大,运价适中,但修建铁路的造价非常高;
公路运输:运输灵活,装卸方便,但运输量小,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运量最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缓慢,灵活性小;
管道运输:运送气体、液体,非常安全,但铺管道造价高;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运输路线短,灵活性大,安全舒适,但载运量小、营运成本高、受天气限制大。
2.航空运输的作用:节约旅客在途时间、缩短货物的流通过程、促进国际交往和国际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二)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历史和管理架构
第一阶段筹建时期(1949—1978)
1949年成立民用航空局,受空军管理。随后,国民党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的总经理刘敬宜和中央航空公司的总经理陈卓林一起发起”两航“起义归国。1958年,民用航空局由空军划归交通部领导。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时期(1978—1987)
1980年,军民分开,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中国民航政企合一,中国民航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民航局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
第三阶段重组扩展时期(1987—2002)
1987年,中国民航开始实行政企分离改革,成立了六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和中国北方航空公司。
在原有管理局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
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第四阶段迅猛发展时期(2002至今)
2002年,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组建组成六大集团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民航政府监管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新疆)和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对民航事务实施监管。
2003年,机场实行属地管理(除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2008年,整合了原交通部、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以及原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组建了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名称变更为中国民用航空局。
(三)民航运输的基本概念
1.民用航空运输(商业航空):在国内和国际航线上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民用航空分为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
2.民用航空运输分类:按照其运输的对象可以分为旅客运输(包括行李)和货物运输(包括邮件)。
3.通用航空:除商业航空以外的所有民用航空活动,包括利用航空器为工业、农业、牧业、渔业生产和国家建设服务的作业飞行,抢险救灾、飞播造林、航空摄影、飞行训练以及公务飞行和私人飞行等各类活动。包括工业航空、农业航空、航空科研、公务、私人、飞行训练、航空体育。
4.航线:经过批准开辟的连接两个或几个地点的航空交通线,简称航线。航线确定了飞机飞行的具体方向、起讫与经停地点,并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
国内航线:飞机飞行的线路起讫点、经停点均在本国国境以内的航线;
国际航线:飞机飞行的路线跨越本国国境,通达其他国家的航线;
地区航线:连接港澳与大陆城市之间的航线,适用国际运输规则。
5.航班运输飞行的方式:包括定期飞行、不定期飞行,其中定期飞行包括班期飞行、加班飞行、包机飞行。
(1)班期飞行:就是定期飞行。指根据航班时刻表,按照规定的航线定机型、定时间、定时刻的运输生产飞行形式,它是运输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
(2)加班飞行:根据临时需要,在班期飞行之外增加的飞行,是在班期飞行的航线上解决航班客货运输拥挤现象的临时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