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全国卷1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大小:0B 11页 发布时间: 2024-01-19 11:03:45 12.23k 10.69k

(3)C

(4)①自认为不能广泛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②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只是我一个人而已.

参考译文:

郭原平,字长泰,他生性孝顺,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侍养父母.他会做木工,常靠给人做工供养双亲.他生性谦虚,每次给人做工,只取一般木匠的工钱.雇主招待他吃饭时,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贫穷,父母不曾吃荤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饭就算了.家里有时没饭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钱回家,在村里买米,然后烧火做饭.父亲得了重病整一年,郭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渍的蔬菜,这样过了一冬一夏,连觉都没躺下睡过一次.等他父亲丧事办完后,自己盖了两间小屋作为祠堂.逢年过节,常在这里悲哀悼念,只啃几口干粮,不喝汤水.父亲丧服期满后,他再也不吃肉,在母亲面前,表示吃过的样子,在自己家里,从来没有吃过(肉),从开始到结束,三十多年.高阳许瑶之免去建安郡丞后回乡,派人送他一斤丝绵,原平不要.瑶之就亲自登门,对他说:“今年冬天太冷,建安的丝绵又好,所以我拿来奉送给您.”原平才拜谢收下.郭原平每次去市场卖东西,别人问多少钱,他总是裁减成市价的一半,这样时间长了,城里的人都认识他,于是加还本价给他,卖者买者彼此总要互相推让.郭原平总想使买的人稍稍减价,等价钱低廉然后才收钱.郭原平住的房屋下面潮湿,他便绕着宅基挖了条水沟疏通淤水.他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竹子,春季夜里有人来偷竹笋,有一次,郭原平偶尔起来撞见了,偷笋的人奔逃掉进了水沟.郭原平认为自己不能广泛施舍,而使偷者跌倒,于是在种竹笋地方的水沟上搭一座小桥,让人足以通行,又采了些竹笋放在篱笆外面.偷笋人感到很惭愧,从此再也没有人去他家偷笋.郭原平以种瓜为业.宋世祖大明七年发生大旱灾,他的运瓜水道不再能通船,县令刘僧秀怜惜他贫穷年老,放其他沟渠的水给他.郭原平说:“普天下大旱,百姓都很困难,怎么能减少灌溉稻田的水,用来通行运瓜的船呢?”于是他步行改走他道去钱塘卖货.每次行船来钱塘,看见旁人的船被堵在水坝下还没有牵过去,就迅速操桨过去帮助,自己的船自己牵引,不要旁人的帮助.若是自己的船已经通过了水坝,后面的人还没赶上来,他常常停船等待,似乎这样已成了习惯.因为郭原平的德行令人钦佩,所以太守王僧朗推举他为“孝廉”,郭原平没有接受.太守蔡兴宗来到该郡,对郭原平的为人行事也很钦佩,感到惊异,于是便把自己的米馈赠给郭原平和山阴县朱百年的妻子.郭原平坚决地一再推让,誓死不受.有人问他说:“府君嘉奖你淳厚的德行,怜悯你年老贫穷,所以才有赡养之赠,岂能苦苦推辞呢?”郭原平回答说:“府君如果因我的孝义行为而给以赏赐,则不止我一个人做得好,所以不能随便承受这种赏赐.如果因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只是我一个人而已.”他始终不肯接受,朱百年的妻子也推辞不接受.

【点评】做好文言文阅读题没有什么捷径,还是重在积累.将高中课本内的文言知识弄懂并熟记,足以应付高考.

这里教授一点阅读技巧: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论证的方法等等.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就得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所写何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

二、浏览选项,题中取巧

通读材料以后,在对内容有点整体感知后,浏览考题,从考题的选项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再读材料,据文正义

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辩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

四、审视选项,逐一排除

仔细比较选项,得出答案.

三、(13分)

7.(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善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

【分析】(1)分析景的特点,需分析诗歌的意象,答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出意象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2)考查鉴赏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诗歌句子,具体分析,这里应注意诗歌中的动词.

【解答】(1)诗的前两句的意象有“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这些意象组成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给人一种沉重、紧张之感;

(2)诗歌的后两句的内容是“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前一句写诗人命令部队奋力追击敌人,下句写要全歼敌人,表现出一种必胜的信心.这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参考答案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参考译文

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作品赏析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中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姜斋诗话》).

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点评】边塞战争诗表达的主要情感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