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模拟试题
大小:0B 12页 发布时间: 2024-01-19 11:39:58 11.28k 10.23k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考点】43:传记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解题思路:1、时间变化 2、地点变化 3、职位(工作)变化 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要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项归纳、概括.

【解答】(1)B项错误在于,不是“建议”他“当即回国”.C项错误在于不是如该项所说“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E项错误在于还没如该项所说的成为现实.

(2)此题考点为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现实原因”和“思想基础”二词,然后分别作答.

(3)此题考点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一语,在文本和“相关链接”中筛选有关信息,然后分条作答.

(4)此题考点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回答此题,要抓住题目“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的限制,在文本和“相关链接”中认真筛选相关信息,然后分条作答.

答案:

(1)A、D

(2)现实因素: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思想基础:他心中有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的志愿;他从小受到母亲关于爱国和做人的教育;他内心深处,对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3)①当他得知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时,他为了报效祖国,放弃即将得到博士学位,当即回国.②他带领研究小组顶烈日、冒风雨勘察森林资源情况.③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举家迁往甘肃,进行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④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此外,他还谢绝了巨额酬金.

(4)①为了报效祖国,在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果断回国.②为了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研究,他不惧艰险,深入实地考察,辛勤工作.③为国家付出自己的一切:捐献家产和巨额酬金,主动提出减薪等.④不为官位和金钱所诱.

【点评】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了答题范围后,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 __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要 __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徽杜渐

【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解答】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①根据语境“消防工作”跟“事故、灾祸”有关,故选用“防患未然”;排除C、D

②“产品畅销也要抓紧技术储备和新产品开放”,选用“未雨绸缪”;排除A

③根据语境“不从小事做起”“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选用“防微杜渐”;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8.(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