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2021高考语文全国卷乙卷试题
大小:0B 11页 发布时间: 2024-01-19 12:19:51 5.86k 3.98k

答: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结构.线索在诗歌鉴赏中考查不多,看到题目可能有棘手的感觉,结合文句则很简单.

(2)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分析作者的情感先看诗歌题材.

【解答】(1)题目指向性很强,明确“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就简单多了,两句一读,应该就能知道是时间在变化.

(2)本词是羁旅题材,情感大多因旅途孤苦而思乡思亲.答题时可以结合诗歌内容从这方面考虑作答.

答案:

(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译文:

时阴时晴的秋日又近黄昏,庭院突然变得清冷.伫立在庭中静听秋声,茫茫云深不见鸿雁踪影.

夜深人散客舍静,只有墙上孤灯和我人影相映.浓浓的酒意已经全消,长夜漫漫如何熬到天明?

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孤栖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日间情境,于明处写景,暗里抒情,寓情于景;下片写夜间的情景,于明处抒情,衬以典型环境,情景交融.上片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实很像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在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雁声远逝,留下的是更加深重的寂寞之感.

在极端的沉寂之中推出了过片:“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地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人非常希望自己尚酣醉之中.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难以忍受.这首词全无作者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点评】本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作答诗歌表达的情感时一定要注意诗歌情感的丰富性,通常情况下,情感不能只回答一点,至少回答两种不同情感.

8.(5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失道者寡助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重点字:寡、畔)

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重点字:啄)

(2)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重点字:而)

干戈寥落四周星 身世浮沉雨打萍 (重点字:寥落、浮沉)

【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五、(22分)

9.(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针 挑 土

芳 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存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