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6篇文章
大小:477.89KB 3页 发布时间: 2024-01-18 12:21:05 17.05k 16.34k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对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改变过去强调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很多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要求理解不正确,仅仅是把新课改理解为教科书的变革。因此他们都会过分追求教科书的新颖性,却忽视了教科书以及学生的特点,不考虑实际情况就乱用教科书,并且以为这样就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教师在引进新教材的时候也没有用科研的态度去钻研。这样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严重打压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器材落后

笔者调查发现,现今很多中学的体育设施器材老化现象严重,而且有一些都破损以致无法使用。尤其是田径器材设施落后现象很厉害,比如跑道非常不正规,有一些甚至是煤渣跑道,而且也没有标明跑道应有的那些标准线;像一些不常用的田径器材如跨栏、标枪等有些学校也是很缺乏。体育设施器材和设施的缺乏和老化影响着初中体育教学的正常运转,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3.教学形式化

很多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依然以教师为主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客体。现如今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主体不是形式上的主体,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去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学习的主体。但教师只是片面地理解了新课改的要求,一切都是只求形式上的创新,比如在田径课上有些教师为达成新课改的要求,增添了像跨栏、链球等对于初中生来说较陌生的田径项目,但却不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只是让学生自己去玩。这就是对于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等简单形式化的表现。而且教师往往只是追求新课改的过程,却不注重结果,盲目地去创新,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针对初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制作简易器材

当前针对初中学校体育设施器材老化破损现象严重的问题,除了学校提供相关经费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以外,教师也要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一些简易工具,让设施器材挥发最大的作用。一是可以把体育器材发挥一器多用的功能,比如标枪,不仅可以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可以把两个标枪插在地上当做简易的足球门让学生进行射门练习,还可以当做篮球变向运球练习的障碍物。二是教师可带领学生制作一些简易的器材,辅助体育课的进行。比如教师可将空饮料瓶收集起来,在里面装上沙子,当做投掷物或接力棒来使用。

2.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一定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体育课本来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实际去操作或进行。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特点,灵活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可只对学生进行讲解而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或对学生放任自流。在这方面教师可通过一些趣味运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让学生进行“螃蟹跑”,让两个学生背靠背夹住球进行赛跑,哪组先跑完就获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很有帮助,可谓是一举两得。多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运动、去实际锻炼,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3.教学与教材相结合

体育课上需要给教授学生一些基本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不能只靠教师单纯地将教材的知识进行讲解,是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把教材与教学相结合。比如,在教授学生跳高技能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把教材中包括跳高技能要点的相关知识向学生讲清楚,然后教师先为学生演示,学生再对其进行模仿。教师可让学生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技巧,然后逐渐加大难度,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最终达到合格的标准。

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尚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一定要首先提高自身对新课改的理解,明确新课改的目标,了解新课改的要求。然后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学校经验以及相关的知识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实践,抓住新课改的契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3篇文章

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包括科技教育在内的科学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势在必行。小学科学教育是综合了学科、活动与环境等教育要素的有机整体,其不只局限于科技方面,还涉及到更多拓展与延伸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思考、解释与阐述客观事物或现象,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

下面以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为例,分析一下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多数小学教师对于科学探究学习教育活动有了基本的认同,并在应用上也逐渐向新课改要求贴近,但在现实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1、教师形成性教育意识的缺乏。形成性教育包括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两大类别,其中正式教育是书面测试、档案袋教育等;非正式教育是根据情境引导学生的教育模式,如:课堂讨论、访谈方法、小组协作等。但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缺乏形成性教育意识。这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小学教育是以“升学率”为考核指标,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以学科知识为本位,更多关注的是考试要点,久而久之,小学科学学习内容与实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其次,教师习惯于课堂讲授的教育模式,缺乏应用观念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尤其是非正式教育,有部分教师干脆将其完全忽略。

2、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整个小学科学教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参与来表现。而教师只是科学教育活动的主持者,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整个科学教育活动中来。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间出现相脱节的现象,即使有教师认识到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活动的重要性,也积极去组织这样的教育活动,但多数的学习教育活动主题太过于单一,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太少,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尚未能完全体现。

3、科学教育结果反馈的缺失。小学科学教育结果反馈机制的建立,不是为了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获取老师的奖励或者批评,而是为了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对自己行为作出有效判断,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环节中。目前,很多小学教师已经由原来对学生作业的检查与批阅转变成采用陈述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表述,但大多只是以等级的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简单评价,并没有进行定性描述,这样的现状一方面使教育本身的价值不能很好体现,另一方面学生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三、小学科学教育改进的具体对策

1、正确认识并理解形成性教育。形成性教育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促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序进行,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并对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的教学模式。形成性教育也称为过程性教育,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的自主作用,更要注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反馈。其实,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各自的方法。同时,教师应该预先制定教育计划,针对某些学习重点与难点,组织学生参与相关训练,以此来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另外,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积极的评价与认可,吸取经验教训,明确今后发展方面。

2、合理开展“课堂研讨”教学活动。课堂研讨可以很好地将教育与教学融合在一起,其区别于常规中的课题讨论。课堂研讨的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学生真正参与到讨论过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有一个探究思考的锻炼机会。而教师作为课堂研讨的组织者,需明确以下几个要点:①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研讨范围。②确保学生在研讨之前已对研讨的知识点有了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使讨论更具有效性。③在课堂研讨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采用异质分组与同质分组的形式协调学生间的差异。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研讨的记录,这也为后续研讨反思提供一个书面材料。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们的研讨结果,分析其中的得失,提升研讨效果。

3、提供科学教育建设性的反馈。科学教育建设性的反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现状与教学情境而进行的,其反馈的内容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与指向性。首先,教师应提供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与分析并形成信息反馈给学生,如: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习环节中的不足、如何提升探究学习的对策等,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足之处,并探究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教学目标信息与教育标准,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探究学习,并根据教育标准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完善。另外,教师针对学生现有情况,可适当提高对学生的期望值。如:教师可以通过积极中肯的语言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会从教师反馈的期望信息中获取更强的学习动机,从而朝着正方向发展。

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4篇文章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

当前,有部分小学对思想品德教学未引起重视,在课程的设置上将思想品德课程归类于语数外、音体美之外的第三平台,由此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与课程安排上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例如教育部要求小学低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应每周安排三课时,但实际许多小学思想品德每周只有两课时,还存在其它课程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占用的现象。其次,在课程安排上,思想品德课程多集中在下午,许多小学生在下午存在学习精力不足现象,对课程缺少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种种现状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发挥良好的育人效果,对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改革与发展造成阻碍。

(二)教师素养有待提升

思想品德师资配置直接影响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小学生有其特有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应科学看待儿童的特征,单一的、重复的进行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将使学生感觉到索然无味。其次,教师对新课改认识不够,思想品德素质上,未做到与小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对待小学生出现的问题以简单粗暴方式解决,可能对小学生心理造成阴影,违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思想品德的教学不仅需要思想品德教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不断优化。当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抽象的思想品德理论多以教师单一的课堂讲解为主,而未对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学习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下,小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地位。其次,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未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引导与启发,实现学习致用,使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受到影响。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策

(一)提升教师思想品德意识及综合素质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处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位置。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意识,正确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针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足,应通过业务培训、教研活动等方法加强教师管理,对思想品德教师的职务晋升引起关注以保障其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加强与其它学校的工作交流活动,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差距,分析解决问题,通过鼓励教师持续的进修与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成为一个合格的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最后我们也应当关注家长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对子女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重个人思想道德素养,教师与家长都应发挥表率作用,给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出实效性的教育。

(二)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进行转变,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互动的友好关系,师生之间乐于沟通、相互信任、共同探讨将使教学过程变得丰富有趣。其次,思想品德教学可以与多学科进行整合,打破教材的局限,并以新课标为标准,以学习与活动结合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思想品德理论相对抽象,通过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进行,结合年级特点、小学生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之中,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有更深的体会。与此同时,在新课程形势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与调整,通过以知识为载体,教学内容涉及学校、社会、家庭各个细节之中,引导学生体会,从而有所感悟,学会正确的认识社会,客观判断是非对错,以发挥思想品德教学功能。

(三)创造学校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校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文化氛围的建设对小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好的文化学习氛围使小学生受到隐性教育,干净整洁、文明礼让、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可以推动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助力小学生养成好的思想品德习惯。通过浓郁的校园文化给予学生精神的力量,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素质。

三、结语

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5篇文章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