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体育测评有待改进。一是测评项目单一:没有综合考虑育人、技能、健体的功能,只注重身体素质测定。二是标准过于死板: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其体质肯定不如富裕地区的孩子,但测评学生身体素质的标准都一样。三是人性化不到位:对一些过胖或过瘦的学生测评没有特殊政策,人性化不足,不利于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仪器检测不准: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检测仪器简陋或人工代替,仅靠一把尺子、一张纸、一支笔,不可能检测出准确的数据,造成考生、家长和社会对体育考试诚信的质疑。
二、思考对策
(一)强化认识。一要强化全员认识:提高社会各界对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是贯彻体育教育方针和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需要。二要强化领导认识:特别是教育主管领导,要深入农村一线调研,通过亲身体验,再提出相应的举措。三要强化学校认识:学校是体育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四是强化教师认识:教师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要把情感储备、智能开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身体健康等素质培养融入到教学中。五是强化学生认识:不能一遇到体育课就请假,要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配齐器材。一要增加投入:主要是政府财政增加投入。二要多方集资:学校筹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专资、公司赞助、个人捐资相结合。三要纳入计划:要把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纳入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供应计划之列。四要加强管理:配齐器材后,应分类存放、定位有序,保持室内整洁,防尘、防潮、防压、防照射;对损坏的器材要及时维修,使器材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三)用好课时。一要科学安排课时:低年级体育课要适当多排,高年级也要保证每周3节;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课间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二要确保课间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动,将此项体育活动与业绩考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三要充分利用课堂: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学生技能和功能的训练,力争学生在体育技巧和体能上都有明显的收获。四要用多媒体教学:体育教师要掌握制作课件、使用课件的本领,把体育技巧环节用多媒体做成课件,要充分利用课堂、用好课堂,在课堂上多展示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四)确保安全。一要增强责任:要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杜绝排队时学生相互推撞而摔倒。二要加强防范:学生要穿运动服,不能带锋利硬物,严禁学生任性蛮干。掌握安全常识,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三要严守规则:准备活动要充分,对投掷类和接力项目,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并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后再统一捡回器材。四要提前检查:课前必须对场地和器材仔细检查,若有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
(五)从小抓起。儿童是人一生打好身体基础的最关键时期,体育教育从小抓起非常必要。一要培养运动乐趣:多用游戏引导儿童运动,多让儿童探索、体验,用感官去摸、看、听、嗅,达到自觉运动。二要逐步加强运动:加强运动不要超过儿童的体力,要在保证儿童承受力和健康的前提下,逐步加强体育锻炼。三要重视自我保健: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保证儿童睡眠,杜绝儿童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努、不满等情绪,让其高兴进入梦乡。四要确保年龄衔接:进入少年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切不能顾此失彼。要多到户外运动,确保身体健康、大脑聪慧、心灵纯洁、适应社会。
(六)全民健身。一要覆盖全体:体育教学要顾全大局,不能把精力只用在几个体育尖子身上,因为人人需要健身,人人需要体育锻炼。二要持之以恒:校内注重体育锻炼,毕业之后要终身坚持,不能把体育锻炼仅限制在学校的教学阶段上。三要消除误区:消除强身健体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误区,消除音乐、绘画、书法高于体育技能的误区。四要养成习惯:年轻人要向老年人学习,把聚会、饭局、等闲暇用在体育锻炼上,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五要挤出时间:体育技能粉丝越来越多,但这些粉丝自己却不注意锻炼,理由是:没时间。上班族“白加黑”的加班早已司空见惯,因为一个“忙”字,忽略了身体。“没时间”、“忙”,这样的身体透支将来肯定要算总账,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挤出时间加强体育锻炼。
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4篇论文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深蒂固,特别是美术学科的教师专业化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意识淡薄
教学方法、课程资源过于陈旧。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和考核制度不够创新让美术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准备一个教案、一副范画可以讲到一个年级、一个学校,如果教材不变化,甚至可以讲述几年,对教师自身来说,教学的重复性、单一性让他们对这个过程产生厌倦感,所以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更是没有更新,对于自身专业化的发展也是没有任何提高的意识。
2、美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一些学校,美术教师作为一个长期管理行政、招生人员的情况更为突出,一些美术老师长期没有从事课程教育。在一些乡村学校,美术老师几乎是由学校管理人员或其他老师带,还有些学校甚至无一专职美术教师。美术教育基本功下降,既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没有参加专门的教育培训活动,在学生创作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上也无法给予正确的引导,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美术教师知识面狭窄
意识因为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二是因为长期时间轻“理论”重“技能”,所以在教学中出现常识性错误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三是综合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不足,导致在教学中不能更广泛地运用文化情景开展美术教育。美术教师只是按照课本把课程内容陈述,而一些美术更高形式的抽象性和表现性等审美教育更是无法教学,教师对于课本上范画的讲解同样是一句带过,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抽象思维的提高无法提供系统的教学和文化情景。美术专业理论的范围宽广,只有掌握基本美术理论,美术教师才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讲。
4、美术教师教学能力不强
在课程中一些美术老师将书本上的手工课、实践课、写生课等一些本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课堂外体验自然的课程取消,学生无法接受此类课程的训练,对于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无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教育,尤其是抽象的美术作品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分析。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增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认知、审美水平,有的老师尽管学过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但是他们不会教学。理论研究是一回事,和应用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又是另一回事,一些老师工作了几十年,但教学没有一点进展,因而缺乏自身意识和科研意识,教学能力就无法提高。
二、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1、提升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首先是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转变自身角色,学习新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新技能,提升专业水平。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经验、课程设计、教法运用等方面,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次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要积极主动寻求各方的帮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处理方法能给你一些启示,令人豁然开朗,教师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与合作教学研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得到更广泛的指导。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吸收、消化在美术学习情境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再次通过参加定期的学习培养。学习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别人处理问题的办法,从培养者的培训内容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尽管这是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但能够提供给美术老师一些新的思路和认识,通过学习了解一些前瞻性的思想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为实践做好充分准备。最后教师通过阅读有关美术教育理论书籍,看一些与美术欣赏或教育理论相关书籍,撰写学习心得。组建美术老师学科发展小组,进行专题学习交流,网上观看优秀教师教学视频,以提高教学指导能力。通过阅读国内外美术理论、美术杂谈等方面的理论著作,积极思考、加强与其他老师的合作、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2、提升教学能力
中小学生美术教学方法是丰富多彩,随着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所以在实际课堂中教师要选取更有效的教法,提高教学本领。一些美术老师有较高的成就,但不善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根据自身能力,结合各种资源与技术确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解决,体现教师教学个性化和教学智慧,课堂中教师要用美术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学习,促使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和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分类教学。
3、提高研究能力
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5篇论文
我们国家正在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第一位,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急剧扩大,高职学生数量已占在校大学生的一半左右,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所以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还应通过创新教育,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对高职学生开展创新教育,但创新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对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弱,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讲解,课堂教学难以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教师边讲、学生边做的教学方式。在此教学方式下学生大多数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由于学生缺乏勤学好问,因此鲜有“异想天开”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基于高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不足,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又由于理论教学学时减少了,相应增加了实践性教学学时。因此,教师因材施教,讲授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在工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再注重理论的分析和推导过程,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应用性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源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教师对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学生创新教育不够重视,仅满足于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多数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探究精神,学习死记硬背,不会分析,缺少创新思维。在技能训练或实验中只会一步一趋地模仿操作。遵章训练本是确保安全的好品质,但这也强化了学生墨守成规的意识,进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也就缺乏创新精神。
2.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方式不多。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不断探索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但是目前创新教育工作仍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创新教育没有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计划中。创新教育的方式不多,多数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举办创新知识讲座、创新设计大赛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活动。
3.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依据以期末考试的卷面分数来评定学生的期评成绩。这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评价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没有自信心,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放弃努力。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教学评价不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难以起到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也不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二、加强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对策
针对高职学生创新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加强创新教育工作。
1.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大多数是为了学生的就业而传授知识和技能。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接受能力弱,在理论学时少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大多数侧重讲授应用性的知识,淡化了结论的分析和推导过程。这使得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文件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因此,教师要改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态度。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要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以及项目化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围绕项目查找所需资料,学习和弄明白相关的理论知识,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从以往被动地学习转到为完成项目而主动地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指导。教师也从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和辅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1]。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完全弱化理论的分析过程,不应只是把现成的结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全盘接受知识,而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而获得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氛围,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打破思维定势,通过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渗透创新教育。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高职院校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一半以上。通过课程实验或专业实训使学生掌握操作的基本技能。然而有些课程实验或专业实训基本上是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在这种条条框框限制下的实验或实训中,学生按照实验和实训指导书的步骤机械地做实验和实训,学生难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实验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2]。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或实训时,要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实践问题,在不断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或实训考核方式上不仅仅考查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结果,还要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以此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可建立创新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开设综合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也可以拟定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自己组织实施。通过这些创新实践活动给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思维得到开拓,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然而,现在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大多数是名不副实的。因此,应改变学生的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的现状,重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上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在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创新教育。组织学术、艺术等各类社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开展学生的学科竞赛和技能比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与特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学科竞赛和技能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弥补了平时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的不足,突出个性化的培养,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组织学科竞赛、搭建学科竞赛交流平台,对于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展示学生创新成果、交流创新实践经验、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积极性、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3]。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技能比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奖,不应只是少数学生的培优突击训练活动,而应是通过开展选拔参加省以及全国高职各类大赛的选手,重在吸引学生参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也为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扩展学习的空间[4]。众多学科竞赛和技能比赛活动不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应与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结合,推动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目的。
4.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原有的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惟一标准。这种只注重结果的单一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只重视学业成绩,甚至只重视考试分数,而不太重视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只是为掌握标准答案而学习,学生学习只是传承知识和技能,没有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精神。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多元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多元教学评价,对含有实验的理论课程,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学习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构成。其中平时学习成绩还包括学生参加与本课程有关的学科竞赛和技能比赛等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勇于实践。实验考核成绩由实验过程考核和实验结果考核两部分组成。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多元的教学评价既重视结果考核,也重视过程考核,营造一个使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发展,高职院校开展的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也进行了十多年,虽然教学改革成绩很大,但是要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仍任重而道远。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高职学生的创新教育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具体活动中,还应贯穿于专业教学过程中,体现在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需要多方面改进和加强创新教育工作。
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6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