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计算题。
分析:通过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特征,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出几何体的体积即可.
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组合体,下部是长方体,底面边长为3和4,高为2,上部是放倒的四棱柱,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直角边长为2和1,高为1,棱柱的高为4,所以几何体看作是放倒的棱柱,底面是5边形,几何体的体积为:(2×3+)×4=30(m3).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与几何体的关系,判断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计算能力.
11.(2012•天津)已知双曲线C1:与双曲线C:(a>0,b>0)有相同的渐近线,且C1的右焦点为F(,0).则a=1,b=2.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双曲线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右焦点为(c,0),结合已知即可得=2,c=,列方程即可解得a、b的值
解答:解:∵双曲线C:(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2x,∴=2∵且C1的右焦点为F(,0).∴c=,由a2+b2=c2解得a=1,b=2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属基础题
12.(2012•天津)设m,n∈R,若直线l:mx+ny﹣1=0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且l与圆x2+y2=4相交所得弦的长为2,O为坐标原点,则△AOB面积的最小值为3.
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圆的方程找出圆心坐标和半径r,由直线l被圆截得的弦长与半径,根据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求出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然后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两者相等列出关系式,整理后求出m2+n2的值,再由直线l与x轴交于A点,与y轴交于B点,由直线l的解析式分别令x=0及y=0,得出A的横坐标及B的纵坐标,确定出A和B的坐标,得出OA及OB的长,根据三角形AOB为直角三角形,表示出三角形AOB的面积,利用基本不等式变形后,将m2+n2的值代入,即可求出三角形AOB面积的最小值.
解答:解:由圆x2+y2=4的方程,得到圆心坐标为(0,0),半径r=2,∵直线l与圆x2+y2=4相交所得弦CD=2,∴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d==,∴圆心到直线l:mx+ny﹣1=0的距离d==,整理得:m2+n2=,令直线l解析式中y=0,解得:x=,∴A(,0),即OA=,令x=0,解得:y=,∴B(0,),即OB=,∵m2+n2≥2|mn|,当且仅当|m|=|n|时取等号,∴|mn|≤,又△AOB为直角三角形,∴S△ABC=OA•OB=≥=3,则△AOB面积的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涉及的知识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以及基本不等式的运用,当直线与圆相交时,常常根据垂径定理由垂直得中点,进而由弦长的一半,圆的半径及弦心距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俩来解决问题.
13.(2012•天津)如图,已知AB和AC是圆的两条弦,过点B作圆的切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过点C作BD的平行线与圆相交于点E,与AB相交于点F,AF=3,FB=1,EF=,则线段CD的长为.
考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相交弦定理求出FC,由相似比求出BD,设DC=x,则AD=4x,再由切割线定理,BD2=CD•AD求解.
解答:解:由相交弦定理得到AF•FB=EF•FC,即3×1=×FC,FC=2,在△ABD中AF:AB=FC:BD,即3:4=2:BD,BD=,设DC=x,则AD=4x,再由切割线定理,BD2=CD•AD,即x•4x=()2,x=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与性质.
14.(2012•天津)已知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kx的图象恰有两个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0,1)∪(1,2).
考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函数y===,如图所示,可得直线y=kx与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两点时,直线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函数y===,如图所示:故当一次函数y=kx的斜率k满足0<k<1 或1<k<2时,直线y=kx与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两点,故答案为 (0,1)∪(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的定义,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体现了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2012•天津)某地区有小学21所,中学14所,大学7所,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学校中抽取6所学校对学生进行视力调查.
(1)求应从小学、中学、大学中分别抽取的学校数目;
(2)若从抽取的6所学校中随机抽取2所学校做进一步数据分析.
(ⅰ)列出所有可能的抽取结果;
(ⅱ)求抽取的2所学校均为小学的概率.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层抽样方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利用分层抽样的意义,先确定抽样比,在确定每层中抽取的学校数目;(2)(i)从抽取的6所学校中随机抽取2所学校,所有结果共有=15种,按规律列举即可;(ii)先列举抽取结果两所学校均为小学的基本事件数,再利用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得结果